(相關資料圖)
秦滅六國的順序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公元前230年,韓國滅亡。公元前229年,趙國滅亡。公元前225年,魏國滅亡。公元前225年,楚國滅亡。公元前223年,擊破項燕,全面占領楚地。公元前222年,燕國滅亡。公元前221年,齊國滅亡。
秦滅六國之戰(zhàn)
秦滅六國之戰(zhàn)又稱秦國統(tǒng)一戰(zhàn)爭,指中國戰(zhàn)國末期七大諸侯國中實力最強大的諸侯國秦國消滅其它六個諸侯國、完成中國統(tǒng)一的戰(zhàn)爭。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鏟除了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嫪毐集團,開始親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繚等人的協(xié)助下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yè),為天下一統(tǒng)”的策略。具體的措施是:籠絡燕齊,穩(wěn)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
從公元前230年攻打韓國到前221年滅齊國結束,共計10年的時間,先后按順序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jù)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國家,即秦朝。秦朝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