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精英院校聯(lián)盟-藤校的畢業(yè)生,一定會就業(yè)于國際大公司,成為成功人士的代名詞,享受上流社會的福利?事實并非如此。 (相關資料圖)
圖片來源:視頻號@Ashorelite 截圖 在普通人仰望的高校金字塔尖,同樣也內卷至極,就業(yè)困難工作碰壁的情形一樣存在。 最近公眾號《真實故事計劃PRO》發(fā)表了一篇文章,為我們揭開了部分藤校畢業(yè)生的留學經歷以及就業(yè)尷尬。他們在遇到重重困難后,最后不得不選擇做了留學中介,且這部分人群不在少數(shù)。 雖然與當時的期望值相差甚遠,卻也能夠有一份相對不錯的收入,維持些許體面,同時可以作為實現(xiàn)下一個目標的跳板。 然而,有些家長不淡定了,孩子上小學已開始搭橋鋪路,就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好前程,沒想到爬藤回來的年輕人想要找到理想的工作,依然困難重重。那么,還有必要折騰好幾年,竭盡全力托舉孩子去爬藤嗎? 01 上名校,并不意味會找到一個“好工作” 越來越多的歐美海歸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進了留學行業(yè),特別是一些社會學、藝術專業(yè)的就業(yè)困難戶們更是感慨頗深。 隨著行業(yè)變動,一些專業(yè)不那么搶手的年輕人,在就業(yè)過程中面臨尷尬,崗位少,且競爭激烈,留學行業(yè)成了他們最佳的棲身之所。 網友小琛藤校研究生畢業(yè),專業(yè)學的是建筑設計。25歲拿到了人生第一份offer,月薪一萬二。那時候她自我感覺良好,認為剛出來工作拿到這個薪資已經不錯了,以后肯定會升職加薪的。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她工作一年后,結婚生子,再出來找工作趕上疫情爆發(fā),能找到最好的offer依然是月薪一萬二。 如今疫情已經過去半年,她也到了30歲?,仍舊拿著和以前一樣的薪水。HR向她透露,與業(yè)內其他公司相比,公司現(xiàn)在不降薪不裁員,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言下之意,想要漲薪簡直是癡心妄想。 圖片來源:小紅書博主?@小Chen日記 想想自己在留學期間花費至少150萬,回本之路仍然遙遠,她內心很焦慮,于是想要另謀出路,甚至一度想要嘗試擺車攤來改善經濟狀況。 不可否認,在國際名校讀書的年輕人,能夠接觸更多不同地域、不同領域的文化和思維方式,相對視野開闊,知識量豐富,因此,在就業(yè)方面,更有優(yōu)越性。 但是,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行業(yè)狀況起伏變化,在如此不穩(wěn)定的大環(huán)境下,縱使名校畢業(yè),想要找到理想的工作,也并非易事。 更何況,有一部分學生上藤校,并非出于個人的理想和熱望,僅僅是為了滿足家長的期待,本身缺乏內驅力,在就業(yè)擇業(yè)方面并沒有提前做充分的準備。 許多藤校孩子的父母可能都驕傲地以為,名校意味著好工作、高收入,等到孩子畢業(yè)以后才幡然醒悟,名校與好工作、高收入之間,無法劃上一個等號。 02 孩子就業(yè)與理想相差甚遠,父母意難平 藤校畢業(yè)生找不到理想工作,焦慮的是自己,失望的是家長。當孩子選擇了一份離光鮮亮麗稍遠的工作,即便能過得不錯,家長依舊是意難平。為什么呢,這要從留學付出的時間和經濟成本算起。 獨課留學創(chuàng)始人徐志堅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如果想幫助孩子考上藤校,應該盡早挖掘孩子的興趣點,找到核心定位;8-9年級開始思考學校定位;11年級進行具體院校的研究。 圖片來源:視頻號?@獨課留學 有的家長,孩子還在小學階段就已經開始規(guī)劃爬藤,幫助孩子在英語、興趣點上發(fā)力,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國內外競賽中拿獎,考入重點高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這一路順利走下來,才具備了最最基本的資格。 如果要找留學機構提供精細化服務,比如安排藤校申請流程,督促學生完成作業(yè),幫助選課,安排課程輔導,以及指導如何學論文等,當然需要一筆不菲的費用。 總而言之,家長需要花費數(shù)年時間精力,投資數(shù)百萬,才能為孩子爬藤爭取到機會。付出越多,期待越高。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所以,有家長去留學中介咨詢,遇到藤校畢業(yè)的工作人員,會輕飄飄地說上一句:“你學歷這么好,為什么來做中介?” 一位媽媽曾說起過自己兒子的就業(yè)經歷,話里話外都透露著一種深深的失望。兒子藤校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回國后卻決定去一家10人初創(chuàng)的公司上班,年薪只有20萬。她一面為兒子的前途擔憂,一面又覺得很丟面子。 圖片來源:小紅書博主?@上海閑聊 名校只是一個光環(huán),不是護身符,這一點可能只有經歷過的年輕人才深有感觸。然而,在父母觀念中,名校文憑可以代表一切,足以找到一份高薪體面的工作。 當年輕人可以放低姿態(tài),找一份相對自由或者起點低的工作時,父母卻放不下心結,使得子女在父母面前總是帶著一種莫名其妙的愧疚感。 03 面對內外狂卷的世界,家長該何去何從 資源從來都是緊缺的,優(yōu)質資源就更加緊俏。國內卷,國外也卷,特別是高等學府。繞過了國內高考的獨木橋,還需要面對國外學習、就業(yè)競爭的壓力。 付出太多時間和金錢,卻無法保障孩子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家長們到底應該怎么做呢? 名校值得努力,但要量力而為 藤校作為大眾熟知的國際名校,其教學質量及人文環(huán)境等具備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能上藤校當然是一件值得驕傲和慶幸的事。 但如果為了上名校而上名校,投資在孩子身上的留學費用,影響到家庭運轉和生活質量,每個成員都可能會背負極大的壓力,這種壓力會傳遞給孩子,影響他未來職業(yè)生涯的選擇。 根據家庭條件量力而行,足夠富裕便全力支持,經濟稍差便退而求其次,在能力范圍之內,幫助孩子實現(xiàn)自我價值,才是明智的選擇。 與其父母推著走,不如重視孩子的內驅力 一位華東留學機構創(chuàng)始人發(fā)現(xiàn):“大部分中國留學生主動性不強,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每一項都被別人推著走,而父母想要的往往是一個名校文憑?!?/p> 如果孩子本身內驅力不足,沒有足夠清晰的目標,即使考上藤校也會出現(xiàn)后勁不足,很難主動去學習和思考。 此外,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與人溝通交往的能力等也是很關鍵的因素。許多孩子因為無法適應國外學習生活,患上抑郁癥,只能休學回國。 父母不能一廂情愿送孩子出國讀名校,而是要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內驅力,觀察孩子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只有這些能力基本具備,送出國門才能更安心。 接納孩子的現(xiàn)狀,堅持鼓勵陪伴 世界上再好的學校,也不能保證孩子有好的未來。這個世界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行業(yè)變化如此之快,職場競爭又非常慘烈,所以不是上了名校就能順風順水,一馬平川,他們依然需要經受生活的洗禮,社會的磨煉。 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才是年輕人的大忌。當孩子選擇踏踏實實努力時,家長應該要調整心態(tài),鼓勵孩子只要不放棄,終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和平臺。最低迷的時光,或許也是自我沉淀的機會。 作為父母,就是要接納孩子的一切,努力給他/她最好的,也要能承受最壞的。 孩子如果有能力振翅高飛,我們就為他歡呼鼓掌,全力支持;如果資質平庸,就讓他/她承歡膝下,守護陪伴。無條件的愛,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素材來自: 公眾號“真實故事計劃PRO"的文章《藤校生制造藤校生》 小紅書博主“小chen日記”“上海閑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