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格格有名有份也是說側(cè)福晉有名有份,這里的格格就是指側(cè)福晉,出現(xiàn)這種說法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側(cè)福晉在成為福晉前是某個格格,二是格格在作為非正式號前也是側(cè)福晉的稱謂,與后來的格格含義是不同的。 2、關(guān)外努爾哈赤時期還沒有后妃制度。 3、這時妻妾沒有名號,稱“福晉”或“格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努爾哈赤的16個妻子都叫“福晉”。 5、入關(guān)后,后妃名稱多了起來。 6、順治十五年(1658)決定采用禮官建議,乾清宮設(shè)夫人1名,淑儀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 7、慈寧宮設(shè)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沒有定數(shù)。 8、此外還有女官。 9、然而這個制度并沒有真正執(zhí)行。 10、同時“福晉”、“格格”的稱謂仍然存在。 11、康熙后典制完善了,用“福晉”和“格格”稱呼后宮嬪妃的情況才消失。 12、擴(kuò)展資料:在后金時期,國君(即“大汗”)和貝勒的女兒(有時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婦女)稱為“格格”,無定制。 13、(例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 14、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并規(guī)定皇后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yǎng)女,稱“和碩公主”。 15、“格格”遂專指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 16、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清朝后妃制度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格格。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