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檢查驗收要點(參考22G101-1~3圖集)
一、原材料
①鋼筋進場卸貨前,檢查出廠合格證、檢測報告、鋼筋標識牌、鋼筋上的標識以及鋼筋外觀質量。所標注的供應商名稱、鋼筋品牌、牌號、爐號(批號)、規(guī)格、重量等應保持一致。
②鋼筋品牌應符合合同要求,具體應以項目合同為準,使用合同外品牌鋼筋需有審批文件。
【資料圖】
③鋼筋進場后,必須在24小時內完成報驗、見證取樣、見證送檢,送檢結果未出來前不得使用,原材料就地封存處理。
④鋼筋送檢合格后方可使用;送檢不合格的鋼筋原材料退場處理要有影像記錄和書面資料。
⑤所有用到主體結構的鋼筋必須現場加工,不得進行場外加工(場外加工必須經甲方、監(jiān)理,并定期抽樣送檢),有抗震“E”鋼筋要求的使用部位必須使用抗震帶“E”鋼筋。
二、鋼筋加工
半成品鋼筋加工車間必須懸掛鋼筋加工料單,保證鋼筋加工精確,主筋及箍筋、拉鉤等錨固、彎錨(90°、135°)、平直段長度應符合要求
三、鋼筋檢查要點(參考22G101圖集,具體要求應以審查合格后的設計圖紙為準)
1、鋼筋綁扎時,水平、豎向鋼筋或箍筋、拉鉤間距滿足設計要求,水平、豎向筋或箍筋、拉鉤與每根主筋相交位置綁扎到位,嚴禁跳綁,如采用綁扎搭接時搭接長度最小不得少于30cm,且扎絲不得少于3道,鋼筋基本錨固長度及同一連接區(qū)段內縱向鋼筋受拉鋼筋接頭(綁扎、焊接、機械連接)應滿足《22G101圖集》規(guī)定要求。
2、基礎保護層厚度應滿足《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中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值
3、墻體鋼筋深入基礎內做法(基礎高度滿足直錨長度及不滿足直錨長度做法)
4、條形基礎底板存在高低差時構造做法
5、基礎梁存在高低差時構造做法
6、筏板基礎中層鋼筋及端部封邊構造做法
7、灌注樁螺旋箍筋端部及箍筋搭接構造做法(圓形柱箍筋與此做法一致)
8、后澆帶做法(基礎、墻、梁、板)
9、墻、柱梁、板保護層厚度應滿足《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中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值。
10、鋼筋在澆筑混凝土前,應采用 PVC 管保護確保主筋不受污染,做好成品保護。
11、距離澆筑板面 500mm 處設置梯子筋或加箍筋,固定柱主筋,防止偏位。
12、墻、柱鋼筋直徑≥25mm時宜采用機械接頭,墻、柱鋼筋直徑16m≤d≤22mm采用電渣壓力焊,當受拉鋼筋鋼筋直徑>25mm及受壓鋼筋直徑>28mm時,不宜采用綁扎搭接接頭。(電渣壓力焊焊接質量要求:焊包凸出面應不少于4mm,且不得出現偏心、氣孔、裂縫、咬邊、夾渣等缺陷,雨天嚴禁作業(yè))
13、套筒連接時鋼筋套絲完整牙數與直徑匹配并滿足規(guī)范要求,安裝必須采用力矩扳手,且外露完整絲扣不得大于 2P,鋼筋端頭應磨平。
14、嵌固部位在基礎頂面及以下時KZ縱向鋼筋連接構造做法(嵌固部位上方1/3柱凈高范圍內及樓層1/6柱凈高范圍內為非連接區(qū))
15、嵌固部位在基礎頂面以上時KZ縱向鋼筋連接構造做法(嵌固部位下基礎及樓層面1/6柱凈高范圍內為非連接區(qū))
16、地下室剪力墻鋼筋構造做法及通長鋼筋可連接區(qū)域(外側在跨中1/3處連接,內側水平筋在支座處;外側豎向鋼筋在墻凈高1/3處連接,內側豎向鋼筋在墻凈高樓層面或基礎面1/4處連接)
17、剪力墻豎向鋼筋構造應按要求進行錯位搭接;對于一、二級抗震等級剪力墻非底部加強部位或三、四級抗震等級剪力墻豎向分布鋼筋可在同一部位搭接(機械及焊接連接點應從基礎或樓層面500mm以上進行連接)
18、剪力墻豎向鋼筋頂部構造做法錨固方向及錨固長度應符合規(guī)定
19、剪力墻上預留洞口鋼筋補強構造做法(小于300mm洞口、300-800mm洞口及大于800mm洞口)
20、KZ變截面時構造做法
21、基礎梁通長鋼筋可連接區(qū)域(上部支座1/4梁長范圍內,下部梁長1/3中部范圍內)
22、框架梁通長鋼筋可連接區(qū)域(上部跨中1/3范圍內,下部支座內)
23、主次梁交接處,主梁方向箍筋在交接位置按要求間距綁扎,主梁箍筋正常設置,不得遺漏;主次梁交接處主梁內附加吊筋直徑及根數具體由設計單位確定
24、梁柱節(jié)點處混凝土澆筑示意圖(在梁柱交接處設置快易鋼絲網或其他措施,砼澆筑時先澆搗高標號混凝土,防止低標號混凝土流入高標號構件中)
25、框架梁水平及豎向有加腋梁時鋼筋構造做法
26、框架梁端部及中間部位縱向鋼筋構造做法
27、懸挑梁鋼筋構造做法
28、當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即飄轉腰筋,每側縱向構造鋼筋的截面積不應小于腹板截面積bhw的0.1%,且其間距不宜大于200mm。
29、板面筋在邊支座錨固時,必須超過梁中軸線直接延伸到梁最外面一根鋼筋的內側彎下15d(d為鋼筋直徑)或平直段長度滿足錨固要求
30、板面筋錨固端與梁箍筋(主筋)、墻主筋(水平筋)綁扎牢固,面筋綁扎要滿綁;板底梁兩側第一、二排板筋要求滿扎,其余部位梅花型跳扎
31、板面筋采用滿綁(縱橫鋼筋交接位置都必須進行綁扎),不得出現"隔一綁一’的跳綁形式
32、懸挑板鋼筋構造做法
33、樓板上預留洞口尺寸洞口處補強處理(小于300mm洞口、300-1000mm洞口)
34、柱、墻鋼筋墊塊:墻、柱采用成品塑膠內撐條,縱橫間距≤600mm;柱主筋墊塊采用成品塑膠墊塊,沿柱角部≤600mm 設置一個,墻體縱橫間距≤600mm(具體間距以設計為準)
35、板(梁)底筋墊塊:采用預制成品墊塊,板間距 1000*1000mm;梁底部每 500mm 布置 2 個放置在角筋位置
36、斷開的箍筋與止水鋼板焊接或上下端進行箍筋加密補強(金屬止水帶咬接或搭接必須采用雙面焊接)
37、墻、柱、梁、板鋼筋綁扎完成后,基層面采用吸塵器將垃圾雜物清理干凈,柱根部及剪力墻根部砼面應鑿毛處理到位
四、隱蔽驗收
1、鋼筋驗收質量控制要點:
①合同圖紙要求(鋼筋的品種、規(guī)格、間距、數量、位置是否符合圖紙、合同要求及施工方案)
②鋼筋加工制作(外形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鋼筋彎度、彎弧直接要求
③鋼筋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等
④箍筋筋、橫向鋼筋的品種、規(guī)格、數量、間距等
⑤保護層厚度、預埋件的規(guī)格、數量、位置等
2、主控項目(100%合格)
①鋼筋安裝時,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guī)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②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
3、一般項目(80%合格)
①鋼筋接頭位置、接頭面積百分率、綁扎搭接長度等應符合設計或構造要求
②箍筋、橫向鋼筋的品種、規(guī)格、數量、間距等應符合設計要求
③鋼筋安裝位置的偏差,應符合規(guī)定(見下表)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數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4、隱蔽資料報驗必須與工程實體同步,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隱蔽資料應簽字蓋章認可,驗收合格后應舉牌公示
作為混凝土結構當中起著重要作用的鋼筋分項工程,其現場施工實體質量及管理和作業(yè)人員質量行為控制則顯得十分重要。施工企業(yè)自身的質量管理,監(jiān)理單位的監(jiān)督檢查,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質量監(jiān)督機構的監(jiān)督抽查,在各方責任主體的共同努力下,嚴把工程質量關。作為一名工程質量監(jiān)督人員,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業(yè)務素質,總結不同工程的實際經驗,結合國家建設工程領域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規(guī)范標準,嚴格執(zhí)法,方能及時發(fā)現問題,消除質量隱患,為建設工程的工程質量安全貢獻自身的一份力量。
相關閱讀
-
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