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壓公麻 處處“氣象新” ——“鄉(xiāng)村行 看振興”系列報道⑧
村民在養(yǎng)殖場勞作。本報記者 牛玉嬌 攝
【資料圖】
8月15日,沿著美麗的金銀灘草原一路西行,記者來到了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伊克烏蘭鄉(xiāng)的壓公麻村,寬敞干凈的村委會廣場讓人眼前一亮,玻璃幕墻的村委會辦公樓充滿現(xiàn)代感,在遼闊草原的映襯下顯得十分醒目。
年輕干練的村黨支部書記拉藏南吉十分熱情地向記者介紹:“這座村委會樓在周邊各村是條件最好的,去年我們在樓內(nèi)新裝了日光暖廊,冬天特別暖和,村里開會村民們都更積極了呢!”
緊接著,拉藏南吉帶領大家來到村廣場的“村規(guī)民約評比榜”展示欄前,“紅榜”中滿滿當當粘貼著10位村民的照片,“黑榜”上空空如也。
“這不會是做樣子的吧?”當大家正在心里嘀咕,拉藏南吉開了口,他說:“以前村里每年多多少少都有些矛盾糾紛,但這兩年村民們村規(guī)民約執(zhí)行得好,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零糾紛’,大家都是100分?!?/p>
拉藏南吉所說的“100分”源自于2021年拉藏南吉與村兩委班子新修訂的“壓公麻村村規(guī)民約”,從遵紀守法、保護生態(tài)、社會道德、村風民俗等方面對村民提出了新的具體要求。
“做得好的村民是滿分100分,有不當行為的就減分,一減分年底就無法享受村里的任何優(yōu)惠待遇,大家尤其看重的是村集體經(jīng)濟的年底分紅?!?/p>
拉藏南吉說,壓公麻村是牧業(yè)村,村民們多以放牧為生。2021年以前,村里沒有村集體經(jīng)濟,少了“經(jīng)濟支柱”的村子始終都留不住人,也管不住人,草場糾紛一年比一年多,這些不穩(wěn)定因素直接影響著鄉(xiāng)村振興穩(wěn)定發(fā)展的腳步。
2021年,村兩委換屆選舉,村民們憑著早期對拉藏南吉踏實肯干、熱心忠厚的印象,選他當村黨支部書記,希望這位村里最年輕的黨員能夠為村子帶來“新氣象”。
得知當選的消息后,拉藏南吉不由得有些“緊張”,“我太年輕,村里人不聽我的怎么辦?村里每年那么多草場糾紛,解決不了怎么辦?一開始真的感覺壓力很大??!”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責任在肩,催人前行。拉藏南吉抓緊時間,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村里的情況。那時,村里有3個家庭牧場,很多村民都去家庭牧場放牧打工,包括許多低保戶,這讓拉藏南吉受到啟發(fā),打開了思路,“家庭牧場的主人就是老板,村民通過放牧拿工資,不就是一種管理模式嗎?”
“擁有村集體經(jīng)濟,讓大家團結在一起”成為他上任后的首要目標。
于是,拉藏南吉發(fā)動村“兩委”班子成員向剛察縣申請920萬元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資金,流轉了1.93公頃草場,修建養(yǎng)殖場,購買了500只羊、50頭牦牛。2022年,村集體經(jīng)濟收入41萬元,21萬元用來給村民分紅,每個村民分到了350元。
新的日光暖廊、新的村規(guī)民約、新的“村集體經(jīng)濟”,這一切像磁鐵一樣把壓公麻村村民的心緊緊凝聚在了一起。
村民去吉布加有10.3公頃草場,過去,他為了讓自家的羊吃上更多的草,總是占用隔壁的公用草場,為此幾乎每年都會和村“兩委”的干部吵上幾架。
這樣的矛盾積累了三四年,始終沒能解決。自從2021年拉藏南吉動員去吉布加將草場流轉給了村集體,每0.066公頃草場有60元流轉費,年底還有分紅,大家再也沒見過去吉布加“紅過臉”。
拉藏南吉說:“有了村集體經(jīng)濟,最大的收益就是這兩年一直都沒有出現(xiàn)過矛盾糾紛,村民們更加團結上進了?!?/p>
村民旦木真項秀以前就守著家里的草場過日子,從不出去打工。去年,拉藏南吉動員他將自家24.6公頃草場入股到村集體,并動員他外出打工,旦木真項秀不僅年收入增加到了4萬元左右,人也精神了很多。
曾經(jīng)讓拉藏南吉十分揪心的“矛盾糾紛”迎刃而解,村民的生活越過越好,這讓他十分欣慰,更加充滿了干勁。
“現(xiàn)在村里養(yǎng)殖場有7個工作人員,我們還要進一步擴大規(guī)模,再動員20戶村民入股,增加就業(yè)崗位,讓大家一起走上了振興路。”拉藏南吉說。
除此之外,拉藏南吉還積極對接剛察縣委組織部、人社部門等,將村里的養(yǎng)殖場發(fā)展成為家庭牧場“崗前培訓基地”,去年已完成兩批“培訓”,村民們都很滿意。他滿面笑容地告訴記者:“只要村民愿意辦家庭牧場,我都熱烈歡迎!”
相關閱讀
-
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