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焦慮,就是怕被拋棄
2023-07-01 02:53:55 來源:問智星
聽過這么一句話:
中年人一睜眼,周圍便都是需要你的人。
父母的身體需要去做檢查了,孩子的輔導班費用也該結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妻子發(fā)給你一個鏈接,點開一看,是個購物車,里面有款包的價格讓你看得心顫,可你想到妻子在家這么操勞,魚尾紋都多了幾條,你咬咬牙點擊了付款。
“算了,我的那根魚竿再往后推推”你心里想。
中年人是一棵參天大樹,周圍纏繞著密密的藤蔓,他們看似很強大,是掌握這個社會能量的一批人。但其實他們內心無比的焦慮。
中年人的焦慮,就是怕被拋棄
1.被社會拋棄
有人說,中年人在公司是所有人的眼中釘,年輕人恨他們擋住了他們的路,占著位子不肯挪窩;
高層覺得這群人整天拿著高工資,還要整天照顧老婆孩子父母,不能和年輕人一樣加班,得找個借口把他們“優(yōu)化”了。
這不僅僅是在公司,而是整個社會的縮影。在這樣的氛圍下,中年人無疑存在著巨大的壓力,老婆孩子要不要養(yǎng)活?房子車子要不要供著?
巨大的焦慮充斥在他們心中,他們就像老黃牛一般任勞任怨,年輕人受不了的委屈,中年人
含笑接過去,因為他們知道,45歲不成功,在公司就會被邊緣化,成為一個無用甚至“有害”的老員工。
可即使這樣的努力,這樣的奮斗,也阻止不了在經濟環(huán)境變差時他們是頭一批被裁的人。
2022年,出租車注冊突破,其中,中年人占了
中年人一旦被裁,很少會再重新入職,那些面試的公司給出的理由出奇的一致:你的年紀太大了,我們想找年輕人。
就這樣,他們被社會拋棄了。
2.被家人拋棄
有人說所有的關系本質上都是利益的牽扯,當你本身沒有利益可圖時,就連你的親人也會看不起你。
這句話深有感觸。中年人是一棵參天大樹,可當大樹倒下,得到的也不過是被砍成薪柴,榨干最后一絲利用價值。
這個社會就是這么現實,當你在最需要錢的時候突然失去了收入來源,你連說話都不敢太大聲。
那些曾經和你肝膽相照的朋友會離開你,那個和你許下一生不變承諾的妻子會嫌棄你,就連你的孩子,也會委屈的問你:“爸爸,為什么我沒有?”
前進!前進!不顧一切地前進!
在這樣的焦慮下,中年人猶如被安上了發(fā)條,他們一刻不停地向前,因為他們知道他們身后就是萬丈深淵,沒有人可以做他們的依靠,他們只能靠自己。
3.被年輕人拋棄
中年人,正值壯年的時候,他們此刻往往還有旺盛的精力和探索欲。他們愿意和年輕人打成一片,可突然有一天,他們突然發(fā)現,自己好像聽不懂這群年輕人在說什么了。
什么泡泡瑪特、元宇宙,這些是什么東西?
一瞬間他們心中會激起巨大的恐慌。
你認為你還年輕,可年輕人玩的東西你都不知道,你還怎么稱得上年輕?
中年人雖然有地位、有財富,可最缺少的卻是時間,他們上有老下有小,可能最大的娛樂就是玩玩游戲,刷刷短視頻。
可這些就意味著他正在和這個時代脫軌。
在投資圈有個這樣的笑話,說你要是有個新概念想去拉投資,千萬不能找年輕人,因為他們不好騙。
你只需要去找那些中年投資者,跟他們說這是年輕人喜歡的,他們馬上就會給你投資。
中年人什么時候覺得自己老了?是在他看到頭上白發(fā)的時候嗎?是他發(fā)現臉上皺紋的時候么?
不,都不是。是他覺得自己不懂年輕人世界的時候。
年輕人代表著未來,看不懂年輕人,也就代表著看不懂未來。
所以那些有著看不懂年輕人的焦慮的人,本質上是對跟不上時代的焦慮。
4.應該怎么克服焦慮
其實以上的這些焦慮本質上是一個原因:對未來的恐懼。
我們幻想著有一天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可又恐懼于過去的痛苦會一直存在。
我們停留在過去,又沉浸于未來,卻好像忘了活在當下。
當我們沉溺于幻想中的世界,又或者對過去的某件事一直心懷愧疚,那就表明,在我們的潛意識里,是對我們現在的生活不滿,可又無法改變,所以才會一直幻想。但是這也引發(fā)了我們的焦慮。
我們必須立足當下,活在當下,立刻行動,不再整天患得患失,胡思亂想,才能克服心中的焦慮,體會到中年生活真正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