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视频精品视频,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青梅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您的位置:行業(yè)>正文

均勝電子蔡正欣:愿意跟隨出海浪潮,助力中國車企海外布局

近年來,伴隨著中國車企出海浪潮,供應鏈企業(yè)也開啟了海外布局。

而早在12年前,均勝電子(600699)就開啟了全球化之路,收購了擁有百年歷史的德國企業(yè)普瑞(Preh)。當時這家年營收3.5億歐元的隱形冠軍企業(yè),如今已成長為一家年營收近17億歐元,擁有人機交互和新能源管理兩大主營業(yè)務的頭部汽車電子企業(yè)。

均勝電子旗下均勝普瑞總裁兼CEO蔡正欣接受蓋世汽車采訪時表示,“非常開心看到中國汽車品牌這一出海盛況,我們作為既擁有中資背景,又具備全球供應鏈配套體系的公司,非常愿意跟隨車企出海的步伐,做好海外布局的助力?!?/p>


(資料圖)

并入均勝12年,年營收翻了4倍

德國普瑞創(chuàng)立于1919年,以無線電和電子元器件起家,后來逐步成長為一家擁有多項自主技術專利、穩(wěn)定客戶群體、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汽車中控平臺制造商。

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德國普瑞陷入困境,走到了掛牌出售的地步。與此同時,均勝電子當時正尋求業(yè)務升級,通過海外并購無疑是產業(yè)升級換代的最好方式。

2011年4月,均勝電子幾乎傾其所有,正式收購年營收3.6億歐元的德國普瑞。這是當時中國企業(yè)最大的一起汽車電子國際收購案例。

如今,德國普瑞并入均勝電子已經12年,取得了哪些成果?

蔡正欣對此表示,從業(yè)務上來說,收購前的2010年,普瑞銷售額3.5億歐元,2022年這一數字達到了17億歐元;技術上,除人機交互產品(含中控面板、駕駛模式控制、空調控制模塊、方向盤開關以及集成化智能表面產品等)外,我們成功打造了第二業(yè)務支柱——新能源產品線,包括電池管理系統(tǒng)、DC/DC多功能電壓轉換器、400V/800V 高壓快充平臺等,并且取得了快速增長。

海外布局需要良好的專業(yè)背景與溝通能力

無論是業(yè)務成長,還是企業(yè)前景,均勝電子收購德國普瑞都是一件雙贏的事情。事實上,經過這些年的出海浪潮,中國企業(yè)想要在海外落地生根并不容易。

蔡正欣透露道,2011年均勝收購普瑞的時候,國內出海的企業(yè)很少,因此對均勝來說并沒有太多可借鑒的經驗。初期,我們主要是參考國內合資公司的管理經驗,汲取好的方法,規(guī)避水土不服的地方。

“收購后,我們還是保留原有的團隊,遵循當地的管理體系。當時公司總部只派我一個參與管理,且扮演的角色是‘橋梁’而不是‘監(jiān)督’。因為當時均勝的體量比普瑞小,我們更多關注的是公司長久發(fā)展,也是以謙遜的姿態(tài)去參與經營,這使我們很快獲得了客戶和員工的認可。”蔡正欣表示。

在諸多挑戰(zhàn)中,均勝普瑞取得“1+1>2”效果并不容易。蔡正欣認為,公司的主要目標就是要爭取利益最大化,這點中德雙方觀點是一致的。只不過在一些管理環(huán)節(jié)上,雙方會存在理念和認知上的差異。

“我們總結的經驗是,如果擁有非常好的專業(yè)背景以及良好的業(yè)務意愿,溝通就會非常順暢。對于海外布局的企業(yè)而言,如果外派人員專業(yè)知識或溝通能力欠缺,會引發(fā)一定問題?!辈陶揽偨Y道。

車企出海既有優(yōu)勢,也面臨三大挑戰(zhàn)

即使普瑞融入均勝這么成功的案例,但在整合過程中依然面臨很多挑戰(zhàn)。尤其是在團隊融合上,中德雙方在文化沖突、工作方式等方面都經歷過磨合期。

蔡正欣說,“我們知道,中國經濟發(fā)展非???,好多事情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反映到我們日常工作中就是要具備靈活性。而德方處于非常成熟的經濟社會,他們的優(yōu)勢是計劃性,有時候會把一年后的重要會議時間都定下來了。經過磨合,我們現在基本已經適應這種方式,一些重要的會議的確是一年前鎖定的。”

此外,不同的環(huán)境造就中國人考慮問題比較積極,德國人相對比較保守。蔡正欣透露道,以定業(yè)務增長目標為例,我們習以為常高速增長,當初期提出將戰(zhàn)略指標從3.5億歐元提升至10億歐元時,德方覺得不可思議。為此,我們做了一些模擬計算,最終說服并一起實現了目標。這當中,尊重和堅守同樣重要。

現今,中國車企出海是個熱門話題,如果供應鏈跟著出海也會面臨一些挑戰(zhàn)。對此,蔡正欣表示,從目前來看,中國車企和供應鏈出海有自己的優(yōu)勢,但也面臨一定挑戰(zhàn),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中國車企無論是管理、技術還是制造水平均,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水準。但在海外,我們面臨著跟一些擁有百年歷史的車企去競爭,當中還是有一定短板要補。不過,這個短板會越來越少。

其次,在海外競爭中,快速響應和用戶體驗是中國車企的加分項。不過,要想落地生根,就必須尊重當地的一些習俗和習慣,要融入當地的生態(tài),包括跟當地政府的良好溝通,得到全面有效的支持后,在當地開展業(yè)務會比較便捷。

最后,在團隊文化融入上,要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這個方式不是說單純說完全以自我為主,或者以當地為主,這樣會造成水土不服的現象。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