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河豚欲上時欲指的是什么意思_正是河豚欲上時
1、“正是河豚欲上時”的上一句古詩是蔞蒿滿地蘆芽短。
2、出處:該句出自宋代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原文: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相關(guān)資料圖)
3、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4、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5、遙知朔漠多風(fēng)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6、釋義: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7、河灘上已經(jīng)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赜蔚浇永飦砹?。
8、大雁北飛,就像要回到北方家鄉(xiāng)的人那樣,但是由于依戀,差一點掉了隊。
9、還沒有飛到北方時,就已經(jīng)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風(fēng)雪了,還是再在江南渡過半月的春光時節(jié)吧。
10、創(chuàng)作背景:《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蘇軾于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開封)為惠崇所繪的《春江晚景》兩幅所寫的題畫詩。
11、一說此詩作于江陰。
12、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
13、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14、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
15、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
16、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
17、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