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手術后會變得更聰明嗎?聽腦外科醫(yī)生為你揭開大腦的秘密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yī)師黃翔是一位醫(yī)學博士,也是新晉“上海市十佳科普使者”“上海市大眾科學傳播新銳人物”,還出版了科普著作《加油吧,大腦!》和《最強大腦》。不久前,他在一次詼諧風趣的科普演講中,通過講述腦外科手術的故事,為我們揭開了大腦的秘密。以下為演講主要內容。
『大腦是一個神奇的有機體』
(相關資料圖)
我是一名腦外科醫(yī)生,主要的工作是為大腦做手術。這項工作非常辛苦,可同時我也擁有一項特權——可以用自己的雙手親手觸摸人類的大腦。
于是有朋友就問我:大腦摸上去的感覺是什么?是不是像豆腐一樣?是的,大腦的觸感真的像超市里賣的那種燒湯的豆腐,很柔軟,又有一定的韌性??墒牵颐看斡|摸大腦的時候,從來沒有感覺它像一塊豆腐,而是有一種深深的敬畏感。說句實話,手術做得越多,我的膽子越小。為什么呢?一方面,開刀越多,并發(fā)癥的概率就越高,每次我都怕這些并發(fā)癥會再一次降臨在病人頭上。另一方面,大腦見得越多,我就越會對它產生一種敬畏,摸著它的時候,就感覺自己像是觸及了整個宇宙。因為大腦是我們人類成為萬物之靈的原因,我們的思考、我們的創(chuàng)造、我們的行為、我們的每一次呼吸和心跳,都是大腦在管理,大腦真可謂是日理萬機。
黃翔醫(yī)生在科普演講中。
大腦是怎么精準管理這么多事情的呢?我到重慶去吃火鍋的時候,發(fā)現(xiàn)當地有一種九宮格火鍋,不同的格子有著不同的功能,有的是用來涮肉的,有的是用來燙菜的,還有個格子是專門用來涮毛肚的。我一看,這不就像是大腦的分區(qū)嗎?人的大腦,也像是被分成一個個不同的辦公室,每個辦公室管理著不一樣的功能,有的管語言,有的管運動,有的管思考,有的管性格。這些不同的辦公室,又融合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
有朋友就問我:如果這些“辦公室”被破壞了,是不是大腦相應的功能就沒有了?確實如此。因此,腦外科手術要求“精雕細琢”,不僅要把大腦病變的地方切除,還要把它雕琢成原來的樣子,這樣它才能恢復原來的功能。腦外科醫(yī)生為大腦開刀,更像是一個雕塑大腦的過程。
『手術靈感來自木乃伊』
很多朋友對我的工作感到好奇,經常問我是怎樣開刀的、怎么把頭骨打開。腦外科醫(yī)生開刀,過去的確是要在人的頭骨上打洞,但是現(xiàn)在,這種傳統(tǒng)的開顱手術已經很少做了,我們主要的工作是做微創(chuàng)手術。
什么是微創(chuàng)手術?具體來說,我可以在病人的眉毛處做一個切口,打開一個一塊錢硬幣大小的骨窗,從這里進入大腦進行手術。開完刀,再把傷口縫起來,等眉毛長出來,就像沒開過刀一樣。我也可以在病人的耳朵后部做一個5厘米長的切口,從這里進入大腦手術。還有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連傷口也沒有,就是直接從鼻子里伸一根神經內鏡進去,進入大腦,我們把它叫作經鼻手術入路,這種手術完全看不到任何傷口。
經鼻手術入路的靈感來源于哪里呢?來自古埃及木乃伊的制作。我們知道,制作木乃伊要把人的內臟掏出來,再放進防腐材料。那么,怎么把大腦取出來又不破壞木乃伊的臉和頭骨呢?埃及人很聰明,他們發(fā)現(xiàn)鼻子里有可以進入顱腔的通道。
在這個靈感的啟發(fā)下,我們的前輩創(chuàng)立了經鼻顯微鏡手術入路和經鼻神經內鏡手術入路。手術中,我們先打通鼻腔和顱腔的通道,這個通道基本上跟鼻孔差不多大。然后把神經內鏡伸進去,神經內鏡的前端有一個可以360度旋轉的高清攝像頭,它可以把顱底的情況——大腦底部的結構拍得非常清晰,然后投射到計算機屏幕上,醫(yī)生就一邊看著屏幕一邊開刀。
我有個好朋友是一位畫家,有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他的畫畫得太灰暗,似乎亮度出了問題。我就提醒他是否應該去醫(yī)院檢查一下,可惜他不聽我的。后來,他的視力慢慢下降,配了近視眼鏡也沒有效果,去醫(yī)院做了核磁共振后,才發(fā)現(xiàn)長了一個腦瘤,剛好壓迫視神經。他嚇壞了,擔心自己要不要開顱、會不會剃光頭,我告訴他可以從鼻子里開刀。結果,手術非常順利,他的視力恢復了,他的畫也重新有了明亮的色彩。
我還有一位女患者得了腦垂體瘤,來到我們醫(yī)院做手術。腦垂體位于大腦的底部,只有1.5厘米至2厘米的大小,卻掌管著全身的內分泌系統(tǒng),包括生殖系統(tǒng)的內分泌功能。這位女患者因為腦垂體瘤,影響了生殖功能。我們從鼻子進入做微創(chuàng)手術,把腫瘤切除了,手術的痕跡很小。開完刀一年多后,這位患者就懷孕了,很快生了孩子。為了表示感謝,他們全家送給我一面錦旗,打開一看,上面寫了四個大字:“送子觀音”。我當時的感覺真是非常奇妙。
『手術后的大腦是可以重塑的』
許多人以為大腦的可塑性僅僅存在于人的孩提時代,事實并非如此。大腦的可塑性存在于人的整個生命過程中。即使大腦受到了一些損傷,當其他神經細胞替代了受損的那一塊,神經通路也能重新被激活。
我們在手術中發(fā)現(xiàn),有時候為了保住大腦的重要功能,不得不損傷局部大腦,影響到一定的其他功能,但沒有想到的是,這種被影響的功能很多是可以恢復的。
比如,人的說話功能并不是舌頭管的,而是由大腦的語言功能區(qū)在管理。這個語言功能區(qū)在什么地方呢?如果你是右手寫字,那么它就在左腦。如果這個地方被損壞了,患者就不能正常地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如果你是左撇子,那么語言功能區(qū)就在右腦。
我有一位女患者,她的腦瘤長在語言功能區(qū)的附近。手術中,我們小心翼翼地切除了腫瘤,并且把語言功能區(qū)完全保住了。但是,大腦還是有些受傷,影響到了語言功能。手術后的當天晚上,我到監(jiān)護室去看她。她已經蘇醒了,我就問她:你認識我嗎?我是誰呀?她大聲說道:“老公!老公!”我說我是黃醫(yī)生。她漲紅了臉,還是指著我叫“老公老公”。我反應過來:這是由于她的語言功能區(qū)出了問題。于是,我又問了她好幾個問題,她的回答都是“老公”。我就對她說:你放心吧,你的語言功能肯定會恢復,因為手術中我們已經把語言功能區(qū)保住了?,F(xiàn)在它受了一點損傷,所以你暫時只會說“老公”這一個詞。果然,一個星期后,這位患者恢復了正常說話。
還有另一種情況。如果這個腫瘤嚴重侵犯了語言功能區(qū),為了延長患者的生命,我們只能忍痛割愛犧牲或者切除一部分大腦,這部分大腦還會再長出來嗎?一般不會。這也就意味著這部分語言功能將全部喪失,那么,它們還有機會恢復嗎?是的,還有恢復的機會。這就是大腦的強大之處。不需要借助外力,也不需要借助手術,只需要通過適當的康復和訓練,大腦會重新調整各個“辦公室”的配備,進行自我雕塑,恢復原來的功能,這個過程叫作大腦的重塑。
我有個患者是一位語文老師。他本來說話很正常,但漸漸出現(xiàn)了結巴的現(xiàn)象。去醫(yī)院檢查后發(fā)現(xiàn),他的腦部有一個腫瘤,正好位于語言功能區(qū)。他問過很多醫(yī)生,他們都告訴他開刀以后可能沒有辦法恢復講話,因為語言功能區(qū)在手術中一定會被切除。但他是一個語文老師,如果沒有辦法開口說話,那就意味著他的職業(yè)生涯徹底結束了。他非常痛苦,最后找到了我們。我們也不能向他保證,手術后他一定還能夠講話,我只是告訴他我會盡我所能、用盡全力地去幫助他。
在手術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他的腫瘤和語言功能區(qū)已經完全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為了盡量延長他的生命,我們只能忍痛割愛,切除了大部分的語言功能區(qū)。手術以后,他確實不能說話,只會發(fā)一個音“我”。但是我們沒有放棄,一直堅持對他進行語言功能的康復訓練。術后一個月,他竟然可以結結巴巴地說話了。但是,他對自己還是沒有信心。他問我:黃醫(yī)生,我還有機會當老師嗎?我告訴他沒問題,只要你好好努力,你一定有機會的。我還給他講了一個故事,說的是古希臘有一位哲學家,天生有口吃的毛病,但是他把石頭含在嘴里練習說話,經過非常努力的訓練,最后成了一個雄辯家。這位病人把我的話聽進去了,回到家以后堅持認真刻苦的訓練,結果三個多月后,他就回學校上班了。
非常難能可貴的是,上班后他仍然堅持訓練。手術一年多后,有一天他給我打電話,說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奇特的現(xiàn)象,就是他對各種語言特別敏感,很短的時間里就能掌握一門語言。后來他放暑假時去西班牙旅游,一個月就熟練掌握了西班牙語,還找了一個西班牙女朋友。
為了探究患者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神奇的現(xiàn)象,我給他做了核磁共振。結果發(fā)現(xiàn),這位患者原來的語言功能區(qū)確實沒有了,但是在原來的語言功能區(qū)旁邊又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語言功能區(qū),也就是說,原來的“辦公室”被拆掉了,而大腦又調動了其他“辦公室”的人員來替代這個“辦公室”的工作。更為神奇的是,這位患者的右側大腦也出現(xiàn)了語言功能區(qū),也就是說他有兩個語言功能區(qū)。一輛汽車有兩個發(fā)動機,當然會跑得更快。這就是大腦重塑的神奇之處。
『生命的奇跡取決于每個人自己』
語言可以重塑,那運動可以重塑嗎?完全可以。
有一個小伙子患了腦腫瘤,腫瘤長在運動功能區(qū)的旁邊,手術以后,因為切除了部分運動功能區(qū)導致偏癱。但是神奇的是,這個小伙子手術后兩個星期就能下床,一瘸一拐地走路,手術后三個月左右就能蹦蹦跳跳了。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實,這個小伙子一開始對康復訓練一點也不上心,因為他最喜歡的一件事是刷劇,每天就抱著手機在刷電視連續(xù)劇。我們勸他去劃船機上訓練一會兒,他根本不理睬。我有一天去查房,看見他又拿著手機在刷劇,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我把他的手機沒收了,并且告訴他:我把我的ipad借給你,你可以把ipad裝在劃船機上,一邊訓練一邊刷劇,否則你就再也不能刷劇了。剛開始他是極不情愿的,但到后來竟然漸漸進入狀態(tài),主動要求增加訓練的時間,因為這樣他就可以多一點時間刷劇了。這就是為什么他很快恢復的原因。
有的人需要醫(yī)生的督促和鼓勵才能盡快康復,有的人則充滿勇氣和力量。我有一個患者開完刀,病理報告顯示診斷結果為級別最高的腦癌,平均生存期只有14個月。我把結果告訴了他,可他對我說:我不信,黃醫(yī)生,我有很多的愿望還沒有實現(xiàn),有很多的理想還沒有完成,我怎么可能活這么短的時間呢?我就對他說:如果你想創(chuàng)造奇跡的話,你就要不折不扣地完成放療和化療程序。他說:黃醫(yī)生,我全聽你的。有好幾次,我看到這位患者一邊放療,一邊還在打理公司的事情。這讓我感到非常欽佩。
你猜這位患者活了幾年?到今年已經整整18年了。他堅持聽我的話,每半年復查一次,每半年再吃一次化療藥。每次我問他:你的理想實現(xiàn)了嗎?他都說:還沒有,公司越來越大,我的夢想和追求就越來越多。
做一名醫(yī)生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看見你的患者經過治療以后好起來,其中的成就感是沒法用語言表達的。
『相信醫(yī)生,相信科學』
其實,腦外科也就是神經外科,它是一門年輕而又發(fā)展很快的學科,它一點也不神秘。所以,我希望老百姓在遇到疾病的時候,能夠相信醫(yī)生,相信科學,我們一起用科學的理論去解釋,并且用科學的方法去治療疾病。
今天,站在一個腦外科工作者的立場,我可以很自豪地說,中國的腦外科醫(yī)生完全有能力守護中國老百姓的腦健康。以前,我們派醫(yī)生到國外去學習新的技術,回來為中國老百姓服務;現(xiàn)在,我們成立了神經外科學院,我們吸引了全世界的醫(yī)生來上海學習腦外科。
再來講一個患者的故事,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故事。
有一天我在門診看病,一位外地的女患者來開化療藥。她問我:黃醫(yī)生,怎么樣開化療藥可以醫(yī)保報銷得更多一些?我說我不知道,這個要咨詢當地的醫(yī)保政策。這時候,旁邊一位病人自告奮勇地說,他知道這個地方的醫(yī)保政策,可以幫上一點忙。他們就這樣互相認識了。一年后的一天,我在門診坐堂,突然看見他們兩個人手牽著手進來了。我驚訝地問:你們倆是什么關系???男孩摟著女孩的腰,說:黃醫(yī)生,我們的關系你還看不出來嗎?這真的是一件特別值得高興的事情。他們接著說:黃醫(yī)生,你為什么不寫一本書呢?你把我們的故事也寫進去,再加上大腦科普的內容,一定會有很多人喜歡讀這本書。
后來,我真的寫了一本書,把前面幾個故事都寫進了書里,我給這本書取了一個名字叫《加油吧,大腦!》。為什么取這個名字呢?因為我覺得,大腦雖然非常強大,但是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比大腦還要強大,那就是根植在每一個人心中的對生活的希望。病魔可以奪走我們的健康,但它奪不走我們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生病是件很艱難的事,你身邊的親人更難。生病是一件痛苦的事,也是你生命中最大的考驗。如果有一天你深受疾病的困擾,請你永遠不要放棄希望。不管生活有多艱難,人活著就是要有精氣神,希望你永遠能夠牽著家人的手,永遠熱愛生活,永遠滿懷希望,做一個不向命運低頭的人。
欄目主編:龔丹韻
文字編輯:徐蓓
本文作者:黃翔
題圖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圖片編輯:項建英
相關內容
TOP
- 基金/
- 數據
公司
-
大腦手術后會變得更聰明嗎?聽腦外科醫(yī)生為你揭開大腦的秘密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yī)師黃翔是一位醫(yī)學博士,也是新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