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消毒是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的處理。在災后傳染病的預防中發(fā)揮切斷傳染病傳播鏈的重要作用。洪澇災后消毒重點是什么,應避免什么樣的誤區(qū)?記者就此采訪了黑龍江省疾控中心消毒與醫(yī)院感染控制所所長肖佳慶。
黑龍江省疾控中心消毒與醫(yī)院感染控制所所長肖佳慶
災后消毒應重點關注飲用水安全、生活環(huán)境衛(wèi)生、餐飲具、垃圾處理、糞便的收集與無害化處理等環(huán)節(jié)。肖佳慶提醒,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在關注消毒的同時也要注意避免一些消毒過程中的不科學的現象:
一、把災區(qū)當疫區(qū)。針對洪澇災害消毒大多屬于預防性消毒,區(qū)別于已經確定由傳染元存在的疫情地消毒。所以直接使用疫源地消毒和醫(yī)院消毒指南,按照(甚至超過)疫源地消毒要求進行高濃度、高頻次、大范圍的預防性消毒都是不可取的。
二、個別地區(qū)存在消毒過度現象,如對每一輛過往的車輛和人員進行噴灑消毒,對沒有消毒指正的城市道路農田、河流大面積水域大面積噴灑消毒等,這些不僅會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還會對環(huán)境和人員造成極大地傷害。
三、消毒產品的管理和使用
洪澇之后可能會有很多臨時帳篷,避免蚊蠅滋生通常需要對帳篷周圍定期進行殺蟲,殺蟲的器械外觀合和消毒器械很相似,所有會有人誤把殺蟲當消毒,不同消毒劑和殺蟲劑混用。
在受災區(qū)域可能會有很多消毒劑應急捐贈供應,在運輸、儲存、保管或稱重我們應尤為關注,首先確保消毒劑安全有效,此外要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存儲時候,否則會造成有效成分下降,或存在安全隱患。
肖佳慶提醒,只有科學正確的消毒才能真正發(fā)揮消毒在災后預防傳染病流行的目的。
記者:霍營;攝影/視頻:劉心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