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工人與行業(yè)技術專家合力攻克技術難題(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陳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20千伏油浸式電流互感器(220千伏伯渦線4743)已正式帶電運行,特此匯報?!?月13日,在安徽220千伏渦陽變電站現場,這個喜報像長了翅膀一樣在安徽電力系統(tǒng)里傳遞著。
對于具有10多年經驗的運維檢修工田振寧來說,這個喜訊讓他感觸頗深。
這組互感器成功掛網運行背后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目前,我國電網建設和運行能力逐年攀升,作為電網安全運行提供關鍵測量保護數據的電流互感器,其性能的提升尤為重要。據國網安徽電科院輸變電技術中心互感器室主管楊海濤介紹,電流互感器屬于充油設備,發(fā)生故障后會對周圍設備安全穩(wěn)定運行帶來風險。
要想提升電流互感器的防爆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進行泄爆通道的設計和泄壓強度匹配。為了更好實現這一目標,國網安徽電科院輸變電技術中心聯(lián)合中國電科院、亳州供電公司、互感器制造廠以及國家級試驗單位成立技術攻關小組,希望將各自專業(yè)技能強項進行深度融合,共同助力完成油浸式電流互感器防爆能力提升。
“防爆性能提升第一步是要有評判的方法,現有的標準不適用,那我們就要制定真正符合我國現場情況的內部電弧故障試驗方法。”中國電科院互感器室副主任馮宇說。
2021年4月26日,國網安徽電科院利用省內退役設備開展了國內首次油浸式電流互感器內部電弧故障試驗,同年5月16日、6月20日分別開展了第二次、第三次試驗,但三次試驗結果均未通過。
“根據3次試驗情況,我認為要想提升油浸式電流互感器的防爆能力,需要對設備進行結構上的改進和補強,不能一味增加機械強度,堵不如疏,必須要增加泄壓通道。”在小組討論會上,楊海濤說。
“我認為楊主管的思路非常好,但是泄壓通道的設計建議選取避開巡視運維通道的方向。依據多年運維檢修經驗,一般缺陷故障多出在互感器頂部膨脹器的位置,是否說明此處為結構薄弱部位?”亳州供電公司擁有豐富經驗的“老師傅”田振寧說。
一語驚醒夢中人。攻關小組最終采用泄爆+防爆雙結合的技術路線,經過多輪技術試驗測試,結合一線電力工人運維檢修經驗,最終研制出了220千伏防爆型電流互感器。
楊海濤告訴記者,這一次電流互感器的掛網運行,是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標志著我國已成功掌握了220千伏防爆型電流互感器的設計制造。
楊海濤說:“目前我國500千伏防爆型電流互感器的技術攻關也在同步進行。未來,電流互感器將不斷提升運行可靠性,促進我國測量保護準確率及電網供電可靠性的提升?!?/p>
Copyright 2003-2020 www.jjq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基金前線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我們:562 662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