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视频精品视频,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青梅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您的位置:債券>正文

齊白石是個“資深紅迷”,讀《紅樓夢》不下十幾遍

討論齊白石與《紅樓夢》的文章并不是太多,但齊白石曾經(jīng)是個“資深紅迷”,讀《紅樓夢》不下十幾遍,對于《紅樓夢》所刻畫的人物形象、曹雪芹家世以及《紅樓夢》成書問題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畫過多幅《黛玉葬花圖》,還曾將石印本《紅樓夢》里的繡像全部臨摹一遍。1931年夏天,齊白石與弟子張次溪一起去北京張園附近的臥佛寺尋訪曹雪芹遺跡,并根據(jù)張次溪的詩句“紅樓夢斷寺門寒”,畫了一幅《紅樓夢斷圖》送給張次溪。

齊白石《黛玉葬花圖》

一 讀紅樓

香港《文藝世紀》雜志1963年6月號首次刊登了文史專家、齊白石弟子張次溪的文章《記齊白石談曹雪芹和〈紅樓夢〉》。這篇文章披露了有關(guān)齊白石與《紅樓夢》相關(guān)的一些重要資料,然而六十年來卻知者甚少。

齊白石讀《紅樓夢》,不同于一般讀者是僅僅出于消遣娛樂目的,而是鉆得很深。他對于曹雪芹家世和《紅樓夢》成書等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某種程度上可以算得上是一個“紅學家”。張次溪在文章中說,“藝術(shù)大師齊白石老先生,在他生前,嘗和我談?wù)撨^曹雪芹家世和《紅樓夢》作品,他老人家認為‘曹賈合一’的說法是可以相信的。”文章還詳細介紹了齊白石對于《紅樓夢》中大觀園地址問題、曹雪芹中年后居住地問題、曹雪芹晩年生活凄慘的原因,以及《紅樓夢》里賈蘭和賈環(huán)的人物原型等問題的看法。比如,曹雪芹晩年的生活,是很凄慘的,這是相當可靠的事實。據(jù)齊白石所知道的:落到這個地步,并不是完全出于抄家的結(jié)果。他說:“曹頫生有三個兒子,雪芹行二,有一兄一弟,長兄早亡,留下一個侄子,這就是《紅樓夢》里賈政這一支。抄家固然是大傷元氣,后來又經(jīng)過另一場變故,多少再受了點影響,但還不致于一敗涂地。只因曹雪芹生長膏腴,不懂得節(jié)儉過日子,生性又極高傲,不事生產(chǎn),經(jīng)不起坐吃山空,最后就一貧如洗,窮困而死。但是曹家的長房和三房,仍能維持小康局面,只有雪芹這一房,算是家敗人亡的了?!彼€說:“曹雪芹的兄弟,也并不像賈環(huán)這樣的蠭(fēnɡ)目豺聲(前人評語),下流無恥??戳恕都t樓夢》里賈蘭和賈環(huán)的描寫,大概曹雪芹對于長房是友于無間的,而對于三房卻不免有點芥蒂了?!彼@段話,說是前清光緒二十九年癸卯(公元1903年)他在西安和樊樊山等閑聊時,聽到樊樊山那里一位旗籍幕友所說的。


(資料圖片)

顯然,齊白石對于《紅樓夢》的這些看法并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建立在他對《紅樓夢》反復研讀,并與一些八旗子弟深入交流的基礎(chǔ)上。張次溪在這篇文章中介紹說,“我國的古典小說,他老人家看過的真不算少,有幾種著名的杰作,他還不止看過一遍。以《紅樓夢》而論,據(jù)他說,他看了已不下十幾遍。”文章引用齊白石的原話:“《紅樓夢》真是一部了不起的大手筆,書里頭那么多人,每個人的品性,各不相同,而且描寫得這樣細膩深刻,愈看愈有味兒,怪不得有很多人著了迷。說句實話,我也迷過一陣子?!庇捎诓苎┣鄢錾戆似彀率兰?,對于他的身世和交游,旗籍人士顯然更為了解。齊白石多次向旗籍人士打聽曹雪芹的有關(guān)情況,表明他對《紅樓夢》的興趣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一般讀者的層次。

二 訪紅樓

據(jù)張次溪回憶,還是在民國二十年辛未(公元1931年)的夏天,齊白石在北京張次溪家張園,住了些日子。張園原是前明崇禎年間袁崇煥督師的故居,在左安門內(nèi)新西里三號。這地方雖稍荒僻,風景卻很幽秀,雖在城市,大有山林的意趣。附近有法塔寺、萬柳堂、夕照寺、臥佛寺等名勝。齊白石住在張園時候,附近的名勝,他同張次溪以及張次溪的父親張篁溪(與齊白石同為王湘綺弟子)都曾去游覽過。

有一天傍晚,齊白石與張次溪游了臥佛寺回來,坐在院子里納涼,張次溪談起早先聽沈太侔先生說過:相傳《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在家道中落之后,一度曾在臥佛寺里住過。于是到了秋天,齊白石就同張次溪專程去該寺尋訪曹雪芹遺跡。遺憾的是,他們遍問廟里廟外一帶的老住戶,都瞠目無所知,得不到任何一點可靠的資料,只得廢然而返。張次溪當時作了五首《吊曹雪芹故居》的詩。其一云:“都護墳園草半漫(注:居傍前明袁崇煥督師墓堂),紅樓夢斷寺門寒(注:雪芹一度寄居崇文門外臥佛寺)。千秋絕艷冰霜筆,留與人間帶淚看。”其二云:“廢剎只馀殿角鴟,百年剝落叩殘碑。金身冷臥詞人渺,倦鳥歸棲耐凍枝?!逼淙疲骸鞍肷凑谷霑r眉,隔世今償歧路悲。地下吟魂應(yīng)一笑,有人為賦闡幽詩?!逼渌脑疲骸吧俚⒃娋苹ㄖ凶?,晚寄荒村一飯難。雋語百年消歇盡,才名一日九州刊。”其五云:“荒園頹壁市南街,廢址難尋玉篆牌。往事一場金粉夢,黃泉憶否斷瑤釵。”

齊白石根據(jù)張次溪的詩句“紅樓夢斷寺門寒”,畫了一幅《紅樓夢斷圖》送給他??上R白石送的這幅圖,張次溪不慎丟失了。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汪慎生(溶)畫師給張次溪補畫了一幅,后來陳封可、俞劍華二位畫師和白石五公子良已,又各給張次溪畫了一幅。良已畫的圖上,除補錄白石老人的原題外,又加了一段小跋云:“辛未秋日,次溪六兄同先子謁曹雪芹故居,先子為繪《紅樓夢斷圖》,次兄失于南中,茲命補作,勉應(yīng)呈教。白石五子良已謹〔識〕?!?/p>

齊白石《萍翁詩草》北京畫院藏

三 畫紅樓

除了上述《紅樓夢斷圖》,齊白石還繪制過大量《紅樓夢》相關(guān)畫作。

齊白石早年學做雕花木匠。二十歲那年,他在一個主顧家中,無意間見到一部乾隆年間翻刻的《芥子園畫譜》,遂將其全部勾影下來,以此為依據(jù)指導自己的雕花木活,并為鄉(xiāng)里熟識的人畫畫,賺取一些收入。最初只畫神像、人像,后來畫路漸漸拓寬。據(jù)《白石 老 人 自 述》,“我 三 十 歲 以后,……那時我已并不專搞畫像,山水人物,花鳥草蟲,人家叫我畫的很多,送我的錢,也不比畫像少。尤其是仕女,幾乎三天兩朝有人要我畫的,我常給他們畫些西施、洛神之類。也有人點景要畫細致的,像文姬歸漢、木蘭從軍等等。他們都說我畫得很美,開玩笑似的叫我‘齊美人’?!?/p>

齊白石所畫的“美人圖”中,就包括《紅樓夢》里的女主角林黛玉。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的《齊白石全集》收錄了3幅黛玉葬花圖,實際上齊白石繪制的黛玉葬花圖應(yīng)該遠不止此數(shù)。不過,由于這些畫都作于齊白石定居北京以前,屬于早期作品,流散較為嚴重。而齊白石自定居北京,開啟“衰年變法”以后,就沒有再畫這一類作品。

很多人都知道齊白石畫過《黛玉葬花圖》,但是幾乎不為人知的是,齊白石曾經(jīng)把一部石印本《紅樓夢》里的插圖全部臨摹過一遍。在張次溪這篇文章中,齊白石自述:

我第一次看到(《紅樓夢》)這部書,已在三十歲左右了,那時我窮得很,哪有余錢買閑書,是向我的朋友王仲言(訓)那里借來看的。到三十五歲那年,我到湘潭縣城里,給人家畫像,在一個舊貨店里,買到一部半新不太舊的石印本。那時上海的洋版書,出版得很多,同時我還買了一部舊的《三國演義》,也是石印的。這兩部書,前面都有插圖,名目叫作繡像小說,我都照樣地畫了一遍,民國六年丁巳(公元1917年)家鄉(xiāng)兵亂時失去了。

四 詠紅樓

1917—1918年間,齊白石就寫過兩首詩作為《紅樓夢》(《石頭記》)讀后感,那就是《萍翁詩草》里的《讀〈石頭記〉書后二絕句》:

石頭無意化頑時,

世務(wù)文章總不知。

最苦燕脂偏吃得,

不諳人世有民脂。

背人終日淚絲絲,

草木通靈亦太癡。

負汝傷心儂意苦,

錯瞞鸚鵡不能知。

這兩首詩分別吟詠了《紅樓夢》里的兩個主要人物——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兩首詩最具價值、與以往所有題詠《紅樓夢》詩作的最大不同之處在于“最苦燕脂偏吃得,不諳人世有民脂”這兩句?!都t樓夢》里多次寫到賈寶玉喜吃胭脂,而且往往要從賈府那些女孩子的嘴上吃。這本來是賈寶玉作為一個紈绔子弟的怪癖,但是胭脂到底味道如何,卻很少有人提及。齊白石作為一個畫家,經(jīng)常需要使用胭脂這種顏料,他的日記手稿里多處記錄了他購買胭脂的情況,他還通過反復實踐總結(jié)出了胭脂調(diào)制的一些好辦法,比如他在1920年農(nóng)歷八月廿九日的日記中寫道:

廿九日,余去年在北京買燕(胭)脂,自作成膏,沾水不融化,盡棄之。擇其稍潤澤者留三四圓。今秋檢作成膏,沾水即融。未知系去年之潤澤者故能融,未知燕脂亦要陳也。今日買來又多,亦不可用。膏干以水浸之,滓而不化。以乳椎乳之,可用也。此余發(fā)明者,兒輩須知。

在經(jīng)常調(diào)制、頻繁使用胭脂的過程中,齊白石很可能出于好奇而嘗過其味。他從一個獨特的視角指出,“胭脂其味甚苦”。這既是他作為一個畫家的真實體驗,又具有一語雙關(guān)的效果——貌似最甜之物,實乃最苦之途。賈寶玉作為賈府接班人,成天就知道在脂粉堆里廝混,只知胭脂,不知民脂,貌似享福,實則為賈府徹底敗落、自己窮愁潦倒埋下了伏筆。

1917年,齊白石已五十五歲,距離他最初讀《紅樓夢》時“三十歲左右”的年齡又已過了二十五年。很明顯,齊白石對于《紅樓夢》并不是一時興趣,而是“終身閱讀”。

時隔十四年后,年近七旬的齊白石又特地寫了一首詩來憑吊曹雪芹。據(jù)張次溪回憶,齊白石在為他作的《紅樓夢斷圖》上題詩一首:

風枝露葉向疏欄,

夢斷紅樓月半殘。

舉火稱奇居冷巷,

寺門蕭瑟短檠寒。

詩前系以小引云:“辛未秋,與次溪仁弟同訪曹雪芹故居于京師廣渠門內(nèi)臥佛寺,次溪有句云:都護墳園草半漫,紅樓夢斷寺門寒。余取其意,為繪《紅樓夢斷圖》,并題一絕。齊璜白石。”

這一首詩將吟詠對象從書中人物轉(zhuǎn)向了作者。雖說從齊白石所持的“曹賈合一”觀點來看,兩者在本質(zhì)上是一回事,但是從文學形象轉(zhuǎn)向文學形象的創(chuàng)造者,現(xiàn)實主義色彩顯得更鮮明。此次純作客觀描寫,不像之前兩首詩那樣以評說為主,詩意更淳厚,詩味也更耐咀嚼。

(原標題:癡迷《紅樓夢》的齊白石)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 張德斌

流程編輯:u027

版權(quán)聲明:文本版權(quán)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改編。

相關(guān)閱讀

圖片推薦

八卦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