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資料圖)
【本文來自《馬未都:香港寧愿要20萬菲傭,也不接受內(nèi)地保姆,原因很簡單》評論區(qū),標題為小編添加】
提起保姆有許多話講。新中國成立以來講究人人平等。很長一段時期保姆銷聲匿跡,直到八十年代后才逐漸復(fù)出。但心底里仍然有些過意不去,覺得不可慢待人家是來幫忙的。吃在一起,備齊全套生活用品被褥,主動分擔(dān)部分家務(wù),最重要的尊重,平等待人。老母一人單過,請人照顧,從幾百元漲到三四千,直到請不起,印象中一直不比我低多少。退休后自己承擔(dān)起責(zé)任。最煩的是丟東西。有幾人很猖獗,老人的首飾一件不剩,人是前任因家有事辭工介紹來的,發(fā)現(xiàn)時為時已晚,對她的情況完全不了解。還有一個女孩,從介紹所來的,剛來時,覺得這么小,家里的電器都不熟悉,慢慢教吧,權(quán)當(dāng)給來人找個孫女作伴。帶她出去買衣服買的洗漱用品浴液發(fā)乳比我的都貴,還送了收音機相機等,不到一個月,女孩是家里老人病了要回家看看。
來時兩手空空,走時東西沒法帶,為她買了手提箱,車票送到車站,交給她一位年長些的老鄉(xiāng)。過了幾天,想再找一個,又去那家介紹所,卻突然看見一道熟悉身影,與人說笑,原來她沒走,有些女孩子真是濫用人們的同情心。過去聽說,中國農(nóng)民最是能忍辱負重吃苦耐勞,但也是有狡猾貪心的一面。還有一位,虛榮心特強,要求我們介紹她時要說是親戚來幫忙的,有一位,兒女也在北京打工,時常過來,消息吃飯不拿自己當(dāng)外人,有一位,陪老母住院時,拿家人送的水果點心請其他陪侍一起享用,反正奶奶也吃不了,省得浪費。有的接長不短就回去一趟,工資不能扣還得臨時請人,有的老母抱怨,她很兇,有點怕……凡此種種真是很累人。
有時也想,人家本就非親非故,肯來幫忙就不錯了,所以有一位說,住院陪床不行,我在家連婆婆住院也不陪,但她對老母脾氣,所以由我們輪換陪侍。我們也去過養(yǎng)老院看過,要不收費很高但條件并不好,還得具備某些條件,要不就是老人收容所一般,看著讓人心酸,影視中和介紹書中的情景現(xiàn)實沒見過。這些都是私人的,公辦的應(yīng)該好一點,但稀缺,再有就是把老人送入養(yǎng)老院有點過不去。
其實,歐美國家這是通常做法。我們六七十的伺候八九十的是常見。這一切都是觀念使然,我買的就是服務(wù)。過多參雜人情味就作繭自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