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XX家族辦公室嗎?”“我們想找偏好新能源賽道的家辦……”
在募資寒冬下,中國內地家族辦公室(下稱“家辦”)成為了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下稱“VC/PE” )重要的募資對象。VC/PE紛紛在想盡辦法去接觸家辦,希望能獲得一些“活水”。
“的確,與我們接洽或通過我們與家辦接洽合作的風投機構和私募股權機構呈增長的跡象。”家辦標準研究院秘書長梁聲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自2022年1月以來,創(chuàng)投協會、私募基金以及包括來自中國香港、澳大利亞等地的產業(yè)基金陸續(xù)來訪。截至目前,超過30家機構與家辦標準研究院進行過接洽和合作,或通過其對接機制與國內家族辦公室進行募資,數量和規(guī)模比2021年大概有90%的增幅。
(資料圖片)
不過,尋求家辦出資并非易事,“真正愿意出資的家辦不多,特別是當前經濟形勢下,由于對股權投資這類長周期項目的收益不明朗,他們也變得謹慎。”
實際上,家辦這個位于金融產業(yè)鏈最頂端的機構,向來被視作神秘且復雜的一環(huán),他們以及背后“金主”的巨額財富、投資動向以及隱秘傳承,頗受外界關注。當下,富豪們有著怎樣的風險偏好或投資洞見,家辦這個“大管家”又是如何幫助他們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
創(chuàng)投私募瞄準家辦資金
“現階段盡管家辦愿意出來接觸VC/PE,但真正愿意出資的家辦不多?!北本┑貐^(qū)某創(chuàng)投機構一位創(chuàng)始合伙人告訴記者,近些年來,本身就是在風險投資的催化下成長起來的New Money(即“新錢”),他們更傾向于投資“高風險、高回報”的一級市場。
這些新貴富豪們,正是通過家辦擔任LP,隱身于VC/PE圈。比如,海底撈實控人張勇夫婦的家辦Sunrise Capital投資了不少GP,包括鼎暉投資、云峰基金、紅杉資本、鐘鼎資本等。龍湖地產掌門人吳亞軍成立的雙湖資本同樣投資了高瓴資本、藍馳創(chuàng)投、凱雷中國基金、源碼資本、元環(huán)資本、弘暉資本等。
據記者采訪了解到,從2022年底開始,VC/PE、創(chuàng)投機構主動與家辦互動的頻率在增加,包括利用聯誼會、投資沙龍、主題推介會等形式,在這方面,北上廣深,蘇州、成都地區(qū)的家族辦公室較為活躍。
“VC/PE這些創(chuàng)投機構屬于資產管理人,他們往往都需要募集資金。家辦的長期資金,是投資機構特別想要的錢。但目前家辦客戶愿不愿意投資,存在不確定性,取決于多種因素。”北京市道可特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汪巖焯對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指出,深圳等南方地區(qū)的超高凈值客戶對VC/PE的了解或認可度更好,東北、西北等地的客戶可能還是更希望以固定收益產品為主、加配公募基金的投資組合。
部分家辦資金緣何對私募股權投資變得謹慎,梁聲認為,近兩年,隨著國內經濟整體放緩,對互聯網等行業(yè)的整頓,以及資本市場的規(guī)范,創(chuàng)投行業(yè)面臨前所未有的調整壓力,包括直接募資和按期退出的難度、效率和風險都在增加。
不過全球富豪們似乎仍是相對有信心的。瑞銀全球家族及機構財富主管兼全球金融市場部聯席主管GeorgeAthanasopoulos表示:“盡管當前市場及地緣政治趨勢促使投資者轉向具流動性的短期固定收益,但66%的家族辦公室仍然認為非流動資產可提高長遠回報,并期望進一步增加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及私募債務等另類資產的配置,以分散私募市場的配置?!?/p>
瑞銀上月發(fā)布的《2023年全球家族辦公室報告》還表明,27%的亞太區(qū)家族辦公室計劃于未來五年增加私募股權直接投資,而他們最感興趣的行業(yè)是科技、醫(yī)療保健、信息及通訊、房地產和租賃。
談到私募股權投資對家族企業(yè)的必要性,一家聯合家辦的首席投資官表示,首先,從國際經驗來看,很多傳承百年的歐美家族在享受完“創(chuàng)一代”成功的紅利后,大多轉型成了資本機構,通過“資金資源傳承+投資新實業(yè)”的方式實現家族財富的傳承。
其次,從國內來看,前一個經濟周期獲得財富大幅增長的商業(yè),已不再是當下或未來的增長點和時代紅利所在。譬如,近年來,部分“創(chuàng)二代”沒有接班家族企業(yè)的表面原因是與成長環(huán)境和興趣愛好有關,但我們深入了解后發(fā)現并不僅是他們對傳統主業(yè)不感興趣,而是良好的教育和足夠的國際視野讓他們清楚明白需要尋找新的商業(yè),這也契合了當下眾多實體企業(yè)“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轉型趨勢。
此外,股權投資能讓家族企業(yè)鏈接上新商業(yè)的“創(chuàng)一代”,幫助家族積累商界人脈和資源同時,觸達到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和前沿科技,或許才是越來越多家辦開始親自下場做直投的底層邏輯。
據本報記者了解到,譬如羅斯柴爾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和瓦倫堡家族等均通過直投進行資產配置。而國內也越來越多家辦開始招兵買馬,增設直投團隊,對一級市場的直投躍躍欲試。
穩(wěn)健、安全仍是首要目標
“整體而言,家辦的客戶傾向于收益不太高且風險可控的投資服務,同時要基于子女教育或者生活需要等做出適當的流動性安排?!痹诩易逍磐泻图易遛k公室領域經驗頗豐的汪巖焯表示,細分來看,超高凈值人群的風險收益偏好各有不同,主要與年齡、所處區(qū)域、投資理念和主業(yè)背景等因素有關。比如,年紀越大的客戶風險偏好越小,相對保守;二三線城市的客戶更傾向于“既要又要還要”的家辦,對回報率要求相對較高;有投資背景的客戶則傾向于自己做投資決策且投資風險偏好相對較高。
“內地很多超高凈值人群乃至中產家庭,對財富安全保障、家族財富傳承和全球資產配置的需求、甚至是焦慮感愈發(fā)明顯?!蹦承磐泄炯易逍磐袠I(yè)務負責表示,這也是保險金信托、家庭服務信托、香港保險等產品熱銷的原因之一。
在當前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下,家辦在追求財富安全和傳承交接的基礎上,重新調整投資策略的趨勢凸顯。
全球視野來看,貝萊德與Illuminas調研了全球120個單一家辦也發(fā)現,通脹和地緣政治問題導致家辦重新審視自身的策略。前述瑞銀的報告也稱,鑒于利率、通脹及經濟增長可能出現轉折點,家族辦公室正計劃多年來最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略資產配置轉移。隨著接近零利率時代結束,主動型管理的平衡投資組合重新受到青睞。
國內方面,本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各家持牌金融機構、第三方財富公司和聯合家辦陸續(xù)召開投資策略會,并紛紛提到“需要新的投資認知”、“多元化投資組合”、“重新評估各類資產的風險敞口”等說法。
“微信群和朋友圈里的這個厄爾尼諾酷暑的夏天充斥著投資的涼意?!?月5日,京華世家家族辦公室董事長聶俊峰在2023年中投資策略會上表示,如果短期的困難成為常態(tài),借鑒日本1990年代以來的經驗與教訓,家庭資產配置方面有四個方向可供考慮,一是搭建財富管理和傳承的風險隔離的架構并輔之以長期主義的產品組合。對中國高凈值家庭而言,未來的標配就是家族信托+FOF;二是要以長期主義的投資態(tài)度應對短中期的不確定性。未來低利率時代,財富保值增值的風險可能恰恰來自于不配置風險資產的風險;三是中國高凈值人群需要考慮資產配置的國際化、高股息股票+優(yōu)秀基金管理人+FOF基金組合的長期化;四是要積極嘗試創(chuàng)新風險對沖和金融生息產品,中國高凈值人群首先應該嘗試的風險對沖產品是CTA。
“從家族辦公室的使命和理念來說,保持資產的穩(wěn)健和安全依然是大部分家辦的首要目標?!绷郝暠硎?,在各類理財產品收益率下行的情況下,一方面,家族辦公室及高凈值客戶群將會更加重視甚至轉向另類資產,尋求和挖掘更好的收益機會和安全邊界。家族投資的投資組合是需要另類資產的,建議比例不能超過20%;掛鉤房地產、實體企業(yè)的另類資產要慎重選擇,要尋求專業(yè)的合作伙伴和中介組織去尋求和篩選優(yōu)質資產建議重點關注掛鉤民生剛需、自然壟斷行業(yè)等相關領域產品,低配高收益高風險產品。另一方面,對于資本市場長期回報,家辦客戶仍是比較注重和認可的。如果股票投資標的,還能滿足家族客戶一定的社會效益需求,比如ESG、慈善元素等,那更會加速家族客戶的決策效率。
中國影響力投資正在興起
種種跡象顯示,當前ESG(環(huán)境、社會和治理)投資在全球范圍內逐漸升溫。
據了解,目前中國香港地區(qū)和歐美等地的家辦開始越來越多使用“全方位影響力組合(Total Impact Portfolio)”的策略配置資金,綜合考慮流動性、收益率和影響力等目標。
中國影響力投資網絡副總裁林奕谷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這個概念是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于2007年發(fā)起提出的,其定義是指在追求財務回報的同時,主動追求積極的、可衡量的社會跟環(huán)境效益的投資行為。從國際經驗看,家辦和高凈值個人是影響力投資非常重要的力量。我們會建議配置一部分原本用于傳統投資或捐贈的資金開始嘗試影響力投資。
“無論國際還是國內,家族辦公室、家族企業(yè)等主體參與影響力投資的趨勢都是增長的?!绷洲裙缺硎荆瑖H方面,從全球影響力投資網絡(GIIN)去年的報告看,雖然相對于基金管理人而言,家族辦公室影響力投資的比例并不是特別高,去年是4%;但是這4%只包含了直接投資的部分,不包含投資基金管理人,而不少家族辦公室或家族企業(yè)實質上是以LP的角色實踐影響力投資的。
同時,瑞銀(UBS)每年發(fā)布的全球家辦相關報告也可見,全球已有超過半數的家辦都在做可持續(xù)投資,其中就包含影響力投資,而亞洲地區(qū)家辦的可持續(xù)投資實踐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瑞銀2023年的報告還顯示,37%的可持續(xù)投資以負面清單策略為主;影響力投資未來五年的增長率從8%到11%。所以雖然影響力投資目前整體占比相對較小,但增長趨勢是顯而易見的。
國內方面,目前尚未有針對影響力投資的權威數據。林奕谷進一步表示,就我們的直觀感受而言,影響力投資的增長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家族二代中有不少是有海外教育或工作背景的,他們對于可持續(xù)投資和影響力投資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興趣或已經開始入場。另一方面,疫情之后“創(chuàng)一代”企業(yè)家們對個人及社會價值有了更多的思考,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家找到我們了解、討論影響力投資的實現路徑。
那么,家辦應如何正確打開影響力投資?林奕谷的建議是,首先要認識到以往那種單純追求財務收益最大化的投資已不再適用,關注影響力、可持續(xù)相關的投資是未來的趨勢。因此家族企業(yè)或家辦進行投資時應在風險和收益的兩個維度上增加第三個維度——影響力;其次,很多企業(yè)都在尋找第二增長曲線,那么影響力投資可能會是途徑之一,從長遠來看它可能會創(chuàng)造非常好的財務價值,比如在下一個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或社會價值的“特斯拉”的創(chuàng)業(yè)初期就投資并長期持有;第三,從實操的角度來看,先要設定投資目標,確定影響力策略,邊探索邊學習,在投資過程中持續(xù)迭代,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徑;第四,升級資產配置思路,比如使用“全方位影響力組合”的策略整體配置資金,同時在投資過程中,不斷地通過衡量和管理投資產生的社會和環(huán)境價值,改進投資策略,進而創(chuàng)造更好的財務收益和社會效益。在實踐之初,建議先根據影響力目標設立關鍵的少量的指標,在做的過程中去迭代,而不是一開始就設置非常復雜的指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