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交談、行文中,人們常用“剎那”、”須臾”、”瞬息之間”、和”彈指間”這些詞形容時間的短促。但究竟這些時間用語哪個長、哪個短,哪個又更短,它的起源是什么,估計很少有人去探究。
”須臾”、”瞬息”這兩個詞語是我國古代就有的。《禮?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睍x陶潛《感士不遇賦》序:“悲夫!寓形百年,而瞬息已盡;立行之難,而一城莫賞?!笨梢?,這兩個詞語古已有之,都是形容極短的時間?!绊汈А笔莻€連綿詞,指的是一會兒、片刻。”瞬”是指一眨眼, “息”是指一呼一吸間,嚴(yán)格說來,瞬和息也是有差別的。
(相關(guān)資料圖)
“剎那”、”彈指”則都是外來詞,是伴隨著佛經(jīng)的傳入從梵文翻譯過來的。關(guān)于這些詞的具體時間長度,佛經(jīng)中還有多種說法,《新婆沙論》、《毗曇論》和《僧祗律》等佛經(jīng)各有記載。不過一般都是認(rèn)為一剎那是古印度最短的計時單位,大致相當(dāng)于我國的一個閃念。
現(xiàn)在較為通行的說法,是以《僧祗律》一書的記載為準(zhǔn)。一剎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yù)(臘縛),二十羅預(yù)為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
那么可以得到如下的等式:
一晝夜=30須臾=600羅預(yù)=12000彈指=240000瞬間=4800000剎那
而一晝夜=24小時=1440分=86400秒
一“須臾”=2880 秒(48分鐘)
一“羅預(yù)”=144秒(2分24秒)
一“彈指”=7.2秒
一“瞬間”=0.36秒
一“剎那”=0.018秒
當(dāng)然,剎那、須臾、瞬息、彈指間這些詞都是形容時間極短的。在這個意義上,它們是近義詞,用哪個都是可以的。不過我們知道了這些,今后使用這些詞的時候,可以把握得更好,用的更確切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