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杭州郝先生帶著14歲和12歲的兩個兒子歷時32天完成了2160公里的川藏線騎行之旅。
“川藏騎行之旅——那段追逐夢想的旅程”,郝先生在自己騎行手記中,用這樣的感悟總結自己與兩個兒子這次旅程。
14歲的沈俊宇和12歲的郝俊奕是幸福的。
(資料圖片)
他們跟著爸爸郝先生一起完成了騎行了川藏線全程。相比較于埋頭苦讀,兩個杭州男孩今年暑假是在318國道上,和他們相伴的抬頭近在咫尺的藍天白云。
7月11日,郝先生父子三人從杭州出發(fā),開啟了通往西藏拉薩的“逐夢之旅”。
他們先是當天從杭州坐高鐵前往成都,于7月13日在成都的川藏騎行驛站加入了同行的騎友,出發(fā)正式騎行,之后在8月13日抵達拉薩,共騎行32天。
“騎行很辛苦,當中也有想要放棄。但為了讓自己能克服困難,也努力堅持下來了。”兩個杭州男孩最終和爸爸一起堅持,結束了這次精彩旅程。
未知的、神秘的、美麗而艱險的
旅途
聯(lián)系上郝先生時,他上萬字的騎行記錄,還剩下一半沒有整理完,他老婆沈女士的朋友圈,也全是關于郝先生和孩子們的記錄文字。
比如某月某日,從哪里到哪里,沈女士用簡短的文字和九宮格照片記錄下父子三人行程的瞬間。
爸爸騎行日記記錄中,全都是他們父子三人一路上翻山越嶺,“征服”每一座山峰每一條險路。
2023年7月15日,雅安市至新溝村(全程88㎞),沿青衣江走了一天,七八十公里幾乎全是緩上坡,路段頗為險峻。途中通過了川藏線上第一個2200多米長的隧道,體驗了什么叫心驚肉跳,路窄,光線差,大卡車基本是貼著身邊呼嘯而過,稍不注意就被大車掛著走,嚇到兩腿發(fā)軟。
2023年7月17日,瀘定縣至康定市(全程52㎞),康定是青藏高原的東大門,從這里向西就正式進入了青藏高原。出瀘定西行,全路是泥路,非常難走,有進退維谷之感。直到瓦斯溝路況稍好,但全是上坡,康定沒有情歌只有坡!十五六公里的長上坡,坡度逐漸變陡,爬起來真叫費勁,我們只能以5-6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緩慢爬坡,對我的大腿而言簡直是一種折磨,我每次踩蹬都能感受到肌肉的酸痛。當坡度開始放緩時,那就意味著距離康定城不遠了。經(jīng)過了4天的日曬風吹雨淋,我們的皮膚明顯曬黑了,大兒子的臉甚至曬到脫皮了。
2023年7月19日,康定市至新都橋鎮(zhèn)(全程90㎞),早起,晴!告別溜溜城,迎著高原的第一縷陽光,向折多山進發(fā),出康定,便開始爬坡;爬到康定城頭,看到一座巨大雪山,仿佛與天相接,晨光中,那色彩,真是一座超大冰激凌,這就是川藏線第一座4000米以上的山——海拔4258米高的折多山,今天的任務就是征服他……
回憶這段旅程時,郝先生告訴橙柿互動,爬坡的時候都挺難,登頂?shù)臅r候都挺有成就感,下坡的時候就有點嗨,回到住的地方就很懶,累得不想動了。
沿途中充滿各種困難——
經(jīng)歷了高溫天氣,因為高原的強紫外線,皮膚直接被曬傷;熬過了下大雨或是冰雹時驟降的氣溫;在大太陽下遭遇傾盆大雨,被淋成落湯雞,怎么等雨都不停便直接冒雨繼續(xù)前行……接連不斷的困難讓這段旅程的每分每秒都讓人記憶深刻。
青藏高原的險峻道路和惡劣天氣成為了這段旅程不可忽略的艱難因素,不過三人一路上也碰到了不少好心人。
比如騎行中有些地區(qū)沿途較為偏僻,信號很差,途中無法購買飲水和食物,在路上時不時有人給父子三人送來水、飲料和食物。
當?shù)睾眯娜寺犝f兩個孩子是從成都一路騎行而來,他們都為孩子的毅力感動不已,父子三人也被這些陌生人的善意所溫暖。
每天騎行,父子三人通常每天早上8點左右出發(fā),晚上到達下一站。
郝先生說,幾乎每天要騎10個小時以上,主要要根據(jù)這次行程來安排每天的騎行時間,也要結合個人騎行狀況、天氣等各種因素。
“行程路途長的騎的時間也長,行程短的話半天就能到,空閑的時間就帶他們出去玩玩,或者在酒店休息?!?/p>
這次騎行中印象深刻路段有很多,比如郝先生父子在攀登海子山時,因為修車耽誤了四個小時,還未登到山頂,就下雨了,兩個孩子開始高反,天氣又冷,就開始哭了。
回憶當時狀況,郝先生說當時真的心急如焚。
“手機又沒有電,無法叫到救援車,就在六神無主的時候雨停了,看到了埡口的標志,看了到希望,其實就只有一百米的路程就到山頂,到了山頂就立刻往山下趕了。”
之后,郝先生安排行程時,擔心兩個孩子體力不支,行程沒有安排得特別趕。
“在海子山下山路上,遠離高海拔之后,高反的不適感就立馬消失了,后面天黑了,比較危險就叫了救援車。”
“有備無患”
騎行川藏線,充足的準備至關重要
川藏線又稱318川藏南線,從成都出發(fā),沿318國道直至拉薩,全程2160公里。
這段騎行路線中,需要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兩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10座。沿途路況復雜,氣候惡劣多變,對于騎行者的體力和心理都是嚴峻考驗。
為什么讓兩個孩子參與這次騎行?
媽媽沈女士說,“不是說一定要讓小孩騎行到終點,主要是想鍛煉鍛煉孩子們的意志力。還有就是假期時間比較長,暑假嘛,還是需要出去旅游一趟的?!?/p>
郝先生自己開了一家裝修公司,時間相對自由些,而沈女士是一名客服人員,工作繁忙,所以這次孩子們的騎行之旅,全程由郝先生陪同。
但畢竟騎行途中有未知的風險,沈女士說出發(fā)之前肯定也會擔心。
“為了這次川藏線騎行,提前咨詢了有西藏騎行經(jīng)驗的朋友,同時孩子爸爸之前自駕游西藏兩次,對于西藏線路也比較熟悉,而且也對戶外運動比較有經(jīng)驗。
體能準備是父子三人這次騎行準備的重中之重。
兩個孩子一個開學上初一,一個開學上六年級,都是學校足球隊隊員,平時也比較喜歡體育鍛煉,有一定體能基礎。
為了暑假的川藏線騎行,一家人從今年2月份開始,只要雙休日有空,就會出去騎車。因為孩子們還是以學業(yè)為重,所以一周只安排一次騎行,以西湖周邊的路線為主,大約五六十公里。
出發(fā)兩個月之前,兩個孩子在爸爸的帶領下,成功完成了195公里的騎行,途徑安吉天荒坪、臨安太湖源和徑山,其中50公里都為上坡。
而在出發(fā)半個月之前,父子三人每個周末從家中出發(fā)騎行至龍井山頂再騎回家中。這一切都是在進行騎行川藏線的“體能儲備”。
在硬件方面,裝備籌備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覷。
一家人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準備騎行裝備——自行車是為了騎行川藏線新買的,裝備是爸爸每天研究攻略在網(wǎng)上和自行車實體店一件件親自購買的。臨近出發(fā),自行車從自行車專賣店直接被郵寄到了成都騎行驛站。
在“心旅川藏騎行驛站”,每一天都有很多的騎友,大家一起從驛站出發(fā)。
不過每個人因騎行的速度不同,行程也不同,在騎行的途中大家都會慢慢散開,各自按照自己的速度前行。
下次再出發(fā)
一直“在路上”
8月17號晚上,父子三人回到了杭州的家中。
這段歷時一個多月的旅程告一段落,14歲的沈俊宇瘦了10斤,12歲的郝俊奕瘦了3斤,爸爸郝先生瘦了16斤,不過,他們都表示,這次是帶著滿滿的回憶和歸來的自豪。
郝先生對于這段“逐夢之旅”的完結內心感慨萬分。
“快到目的地的時候,心情是激動和不舍,激動是因為快到達目的地了,不舍是因為騎行已經(jīng)成了一種習慣,自由自在騎車旅行的日子快要結束。孩子們能起到終點,我的內心是感動的,也覺得不可思議,在騎行過程中,無論如何艱苦,他們從未有過想放棄騎行的想法,也是很勇敢的?!?/p>
除了有時天色晚了,或者是孩子們體力達到極限,偶爾想搭次車,兩個孩子從來沒想過放棄,從沒說過“爸爸,我們不騎了,回家吧?!?,對于孩子們來說,也是完成了一個相當了不起挑戰(zhàn)。
孩子媽媽沈女士說,之后她也會繼續(xù)支持孩子們去長途騎行。如果時間允許,準備下一次一家四口一起從杭州騎行到北京。
“路上的安全問題,當然是首要考慮的??隙ㄊ且龊贸浞值臏蕚湓俪霭l(fā)。”
這次川藏之旅,對于兩個孩子來說是暑假中最難忘的也是最獨特的回憶,同時也是一輩子難以忘懷的經(jīng)歷。他們一家四口也打算隨時做好準備,用車輪丈量著中國的土地,期待著下一次再出發(fā)。
Copyright @ 2008-2015 www.tzk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快訊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郵箱:528 683 1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