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视频精品视频,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青梅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朱祖希:洪水是燕遷都于薊的重要原由

2023-08-27 20:19:00 來源: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客戶端 | 作者 朱祖希


(資料圖)

古代的“燕”和“薊”分別是我國北方地區(qū)兩個“自然生長的國家”。其原始城址始于何時,史書中似并無確切的記載,更無考古資料可以佐證。于是,人們便以“武王伐紂滅商”后的分封之年,作為其建城的肇始之年。

一、北京地區(qū)早期文化的特征

在夏、商時期,我國的中原地區(qū)(大體包括今山西省南部、陜西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山東省西部、河北省南部),是當時王朝的中心區(qū)域。今北京地區(qū)迄今尚未發(fā)現(xiàn)有夏、商時代筑城的確鑿證據(jù)。

從考古資料上看,今北京地區(qū)在新石器時代,是中原文化與北方文化的交匯之地。在新石器時代的前仰韶文化期,這里有平谷的上宅文化、昌平的雪山一期文化分布的南緣;龍山文化期,中原系統(tǒng)的河北龍山文化曾據(jù)有此地。到了夏和早商時期,即進入青銅器時代以后,這里是夏家店下層文化大坨頭類型的分布地。在房山區(qū)董家林古燕城以西不遠的劉李店,1973年曾發(fā)現(xiàn)大陀頭類型的墓葬兩座。其特點和隨葬物品與密云鳳凰山、平谷劉家河、昌平雪山相同。

據(jù)考古工作者考查,夏家店下層文化基本上以北易水為界,與南面的先商文化、早商文化相對峙。早商而后,繼夏家店文化大陀頭類型而崛起的,是與其有一定淵源關系的張家園上層類型文化——它比大陀頭類型文化的分布范圍要廣,但其總體特征又與晚商文化不同。舊有的薊、燕文化均屬于這種類型文化。

上述情況說明,從新石器時代直到商代,北京地區(qū)基本上是在北方系統(tǒng)文化的分布范圍之內。

二、“燕”“薊”對峙格局的形成

西周初年,武王“伐紂滅商”,為維護姬周的王朝而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分封,并由此而在北京地區(qū)逐漸形成了南、北兩個文化地理單元,即北面的“薊”和南面的“燕”。

公元前1045年(一說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滅商,為鞏固周王朝的統(tǒng)治便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分封。而且是隨著周王朝所能控制地區(qū)的不斷擴大進行的,即“封建親戚,以蕃屏周”。

周初的分封,文獻記錄有70多個諸侯國。其中占比例最多的是周王的兄弟和親戚。其次是古帝王的后裔,還有一些是表示愿意歸順的各部落的首領。

據(jù)《史記-周本紀》載: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農之后于焦,黃帝之后于祝,帝堯之后于薊,舜堯之后于陳,大禹之后于杞……

《禮記-樂記》又說:“武王克殷返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后于薊?!?/p>

這里的所謂“褒封”是指:“有土嘉之曰褒,無土建國曰封”,即受封者原本有土有國,是名義上的加封。但在實際上,這是意味著周王朝承認了受封者藩屬的合法地位,并由此承擔起保護宗主國的責任。

這個“薊”既是黃帝后人的邦國,代表著自黃帝以來綿延千余年的部族勢力,根基久遠。因之,武王至為重視,這也才有“未及下車”便要忙不迭地加以褒封的情節(jié)。

“薊”,這個在北京地區(qū)發(fā)展起來的、獨立的政治群體,其政治文化的核心,當然是位于燕山山脈南麓,永定河以北的薊城。

至于有關封召公于“燕”,那已是武王之子——周成王在平定了殷人的叛亂之后。而且,考古工作者在燕都(今董家林)遺址一處埋土最深、年代也最早的灰坑里發(fā)現(xiàn)了刻有“成周”二字的甲骨。這一證據(jù)說明:應是先有成周城(即西周東都)才有燕都城的。說的明確一點,燕都是由武王之子成王分封的。封召公于“燕”時,“薊”早已存在了若干年。

考古研究也證明,正是在西周召公奭分封到“燕”之后,才開始出現(xiàn)中原系統(tǒng)的文化,其分布也大致在燕都(今董家林)周圍30公里左右的范圍內。

但是,薊、燕兩個中心城市對立,兩個文化系統(tǒng)并存的狀況,并不適應北京地區(qū)的地理條件,因之也是一種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南面強有力的中原文化迅速向北擴展,至西周中晚期,中原系統(tǒng)的燕文化已擴大到燕都周圍70至80公里的范圍。至春秋時期,在吞并了薊,并將都城也遷到了薊城之后,燕的勢力已越過燕山山脈,到了內蒙古,在遼寧西部就曾發(fā)現(xiàn)有燕侯銘文的青銅器。這也就說明了燕文化,已基本上排擠、并覆蓋融合了原有的以薊城為代表的文化系統(tǒng)。

三、洪水災害是“燕”遷都于“薊”的重要緣由

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先生曾在20多年前明確指出:最初始封的燕、薊兩城,都處于古代南北唯一的交通大道上。燕國南接中原,腹地廣闊,物產(chǎn)富饒。薊國地處南北大道的北端,再向北去,古道分歧,因此它正是南北交通樞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燕吞并了薊,并棄燕都城而以薊城居之,也正說明了薊城戰(zhàn)略位置的重要。

但是,今年七八月份在京津冀地區(qū)所發(fā)生的極端暴雨,并由此而使燕都遺址西部山區(qū)暴發(fā)洪水、泥石流、流經(jīng)遺址南側的大石河洪水泛濫,甚至侵入遺址。

《北京晚報》8月7日報道了“房山大石河河水倒灌,造成琉璃河遺址考古工作站和發(fā)掘區(qū)被淹沒,”“暴雨中,考古人員不知疲倦,爭分奪秒地開展文物搶險工作,全力守護遺址文物的安全”。

大石河是房山區(qū)最大的河流,源于海拔高2000多米的白草畔,東流至霞云嶺折而北流,形成嵌入式深切曲流,至長操折而向東,至坨里又折而向南流入平原,經(jīng)燕都(董家林)遺址南下進入白溝河。

大石河流域面積約占房山區(qū)總土地面積的60%,不僅匯水面積大,且山高坡陡,一遇暴雨很容易形成強大的徑流,并伴隨有山洪泥石流產(chǎn)生。據(jù)報道,此次暴雨期間大石河的徑流量高達每秒3300多立方米,危害極大。

據(jù)實地考察所見,燕都遺址規(guī)模宏大,占地面積廣闊。其范圍包括琉璃河鎮(zhèn)北部的洄城、劉李店、董家林、黃土坡、立教、莊頭,東西長約3.5公里,南北寬1.5公里,整個遺址面積5.25平方公里。燕都遺址曾保存有較為完整的城垣。據(jù)墻基實測:北城墻829米,東、西墻的北半段長約300米,南城墻和東西城墻的南半段,因地面無存,長度不確,而遺址南側即是大石河。

在歷史文獻中雖沒有燕都遺址南城墻毀于何時的記載,但就實地考察所見,當屬被城南側的大石河洪水所沖毀無疑。

因之,我們是否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燕滅薊,并以薊居之,固然是由于背靠著中原周皇朝的強大和薊城所在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等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等諸多原因,恐怕也與燕都南側瀕臨大石河,常受洪水泛濫、沖擊,甚至被洪水所淹,關乎燕都的存亡的危險有關!

燕遷都薊城之后,便憑借其優(yōu)越的交通地理位置,迅速發(fā)展,以至很快成為“富冠天下的名城”,堪與趙國的邯鄲、齊國的臨淄、楚國的宛(今河南南陽)、洛陽等大城齊名。漢初,除三河(河東、河內、河南)等富庶之區(qū)而外,著名的都城有8個,薊城即是其一。

由上可知,位于董家林燕都自身的發(fā)展說明,這里并不是發(fā)展城市的理想之地:西周封燕之前,這里并沒有出現(xiàn)城市,燕國在此立都的時間也不長。不久,便棄地遷薊也就成了必然。而且在以后的兩千多年之中,這里再也有沒有發(fā)展成為城市,僅是歷史上燕都的一處遺址而已。

也正因為如此,古燕都的遺址才得以較為完整地保存下來,才為后人得以考古發(fā)掘。而考古發(fā)掘出的器物又證明:燕都為武王的兒子成王所封,而非“武王伐紂滅商”之后與薊同時分封。

(作者系北京歷史地理研究專家、民盟北京市委歷史文化委員會副主任)

相關內容

每日推薦

朱祖希:洪水是燕遷都于薊的重

北京日報客戶端|作者朱祖希古代的“燕”和“薊”分別是我國北方地...

德甲-馬倫破門阿萊中柱 多特

央視網(wǎng)消息:北京時間8月26日,德甲第2輪多特蒙德客場挑戰(zhàn)波鴻。...

2023年全省首屆“天工杯”禁毒

8月26日,2023年江西省“天工杯”禁毒社工大賽在南昌成功舉辦。比...

17萬左右馬自達5座SUV推薦,耐

懷揣17萬左右預算,想要購買一款17萬左右馬自達5座SUV,該如何選擇呢?

2023年中央美術學院新生開學時

2023中央美術學院新生開學時間:北京花家地校區(qū)、燕郊校區(qū)8月23日,上

欄目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