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寵(1494—1533),字履仁,后字履吉,號雅宜山人,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明代中期著名書法家。他博學多才,工篆刻,善山水、花鳥,詩文聲譽很高,尤以書法名噪一時。書學王羲之、王獻之、虞世南,上溯漢魏,晚年變出己意,書善小楷,行草尤為精妙,點畫、結體講究出處,毫無狂怪之病,與祝允明、文征明并稱“吳中三大家”。
草書紙本《張茂先勵志詩一首》,縱58.1厘米,橫31.1厘米,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錄晉代張華四言《勵志詩》九章于烏絲欄中,以章草筆意行之,字字獨立,素雅精致,端莊內斂,蕭散超逸,為不可多得的草書精品。
釋文:張茂先勵志詩一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儀斡運,天回地游。四氣鱗次,寒暑環(huán)周。星火既夕,忽焉素秋。涼風振落,熠耀宵流。
吉士思秋,實感物化。日與月與,荏苒代謝。逝者如斯,曾無日夜。嗟爾庶士,胡寧自舍。
仁道不遐,德輶如羽。求焉斯至,眾鮮克舉。大猷玄漠,將抽厥緒。先民有作,貽我高矩。
雖有淑姿,放心縱逸。出般于游,居多暇日。如彼梓材,弗勤丹漆。雖勞樸斫,終負素質。
養(yǎng)由矯矢,獸與于林。蒲蘆縈繳,神感飛禽。末伎之妙,動物應心。研精躭道,安有幽深。
安心恬蕩,棲志浮云。體之以質,彪之以文。如彼南畝,力耒既勤。藨蓘致功,必有豐殷。
水積成川,載瀾載清。土積成山,歊蒸郁冥。山不讓塵,川不辭盈。勉爾含弘,以隆德聲。
高以下基,洪由纖起。川廣自源,成人在始。累微以著,乃物之理。纏牽之長,實累千里。
復禮終朝,天下歸仁。若金受礪,若泥在鈞。進德修業(yè),輝光日新。隰朋仰慕,予亦何人。
秋日寓讀楞伽,風物凄緊,瞿然興悲,日月逝矣,志業(yè)無成,書此自責,并訓方來也。雅宜子王寵識。
Copyright @ 2008-2017 www.tzp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頻道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郵箱:992 583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