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這個暑期,逛博物館不失為最佳選擇。
來大灣區(qū),怎么能錯過南越王博物院?
(相關資料圖)
為迎接暑期,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發(fā)布8條粵港澳心動路線,其中人文歷史游線路就從廣州南越王博物院啟程。
在神秘的南越國,老廣們究竟如何生活?
由南越王博物院、南方日報、南方+聯(lián)合推出的《王墓奇玉記》欄目本期帶你走進“秦漢南疆——南越國歷史專題陳列”展,邀請南越王博物院院長李民涌,帶你“穿越”到南越國,看兩千年前的大灣區(qū)。
要知道,南越國全盛時疆域包括當今廣東、香港、澳門、廣西(大部分地區(qū))、福建(一小部分地區(qū))、海南、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區(qū)),國力強盛,覆蓋了今天的大灣區(qū)版圖,這一時期的文物也頗有“故事”。
作為南越王博物院推出建院后首個基本陳列展,這個展覽集結了200余件(套)精品文物展出,站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視角,帶領觀眾見證嶺南地區(qū)逐步發(fā)展、并最終融入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進程。
比如這件人操蛇銅托座,它原本是南越王所使用的屏風的一個構件,仔細看會發(fā)現(xiàn),這個人俑本身具有嶺南越族風格,但是服飾又有漢服的元素。
還有這件“華音宮”銘款器蓋殘片,雖然在史籍記載中沒有“華音宮”,它應該是南越國自主設置的宮殿。專家研究推斷,這個宮殿名很可能與陸賈出使南越、為趙佗帶來中原故事——“華夏之音”有關,實際上它寄托了南越王趙佗對中原故土的思念之情。
在南越國施行的“和輯百越”民族政策下,漢越文化和中原文化在這里相互交融和發(fā)展。
想知道更多展品故事嗎?
這個暑假,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區(qū),院方和欄目組共同推出了“王墓奇玉記”線下打卡點,來參觀展覽還可以與主人公“小玉”合影哦!更多打卡活動,敬請關注院方公眾號和南方+后續(xù)報道,等你來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