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連日來,國家消防救援局組織昆明、大慶兩支航空救援支隊飛行員開展交叉融合訓練,全力打造跨區(qū)域航空救援機動力量,提升航空應急救援隊伍遂行多樣化應急救援任務能力。
本次訓練現(xiàn)階段在云南昆明進行,主要突出高原高海拔下的應急救援特點,打破了兩個航空救援支隊獨立組訓的固有模式,實現(xiàn)人才、裝備、環(huán)境等資源共享,加快飛行骨干人才培養(yǎng)。
大慶航空救援支隊飛行大隊大隊長 李輝:在黑龍江大慶平原飛行,與云南昆明高原飛行有很大的差別,昆明航空救援支隊所處位置海拔為2300米,我們訓練飛行高度在2300至6000米之間,隨著海拔升高,空氣中含氧量會不斷降低,飛行人員也會出現(xiàn)高反現(xiàn)象,直升機發(fā)動機功率會隨之下降,在這里訓練可以說對我們身體、心理、技能上都是一種強化。
目前飛行訓練最大的挑戰(zhàn)來自高原復雜的地形和氣候,近期云南地區(qū)雷雨天氣較多,可用于飛行訓練的時間比較緊缺。為了保證訓練質量,昆明航空救援支隊搶抓飛行天氣,精準制定飛行訓練計劃,高標準抓好訓練用的國產直8-A直升機及相關裝(設)備的運維和各要素保障。
昆明航空救援支隊滅火救援指揮部副部長 查志宏:飛行訓練環(huán)境越復雜,也可以說越貼近實戰(zhàn),因為需要救災的時候,往往就是地形、環(huán)境、氣象等條件不好的時候。依托這種環(huán)境訓練,能提升飛行員在復雜條件下的救援技戰(zhàn)術水平,為下步更好完成航空應急救援任務提供支撐。
據(jù)了解,此次交叉融合訓練共分為兩個階段,目前已組織31名飛行員完成晝夜間、復雜氣象下的20多個航空應急救援課目訓練,共計飛行300余小時。通過訓練地點互換,訓練資源共享,訓練手段創(chuàng)新,經驗總結推廣,不斷深化救援技術,以此來提升飛行員全時全域航空救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