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微速訊:意思自治原則可以適用于a夫妻財產關系b繼承關系
有 關于意思自治原則可以適用于a夫妻財產關系b繼承關系方面的知識,小編在此整里出來,給大家作為參考,下面就詳細的介紹一下關于意思自治原則可以適用于a夫妻財產關系b繼承關系的相關內容。
1、意思自治原則大家應該都不是太熟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意思自治原則是合同中的一項權利。
3、同當事人可以自由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原則,不受他人的控制。
4、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意思自治原則資料。
5、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6、意思自治原則有什么適用范圍意思自治原則的合理性在于,它能體現(xiàn)個人的真實意思,符合“自愿”和“契約自由”的原則,也符合商人的追逐貿易自由的要求;既有利于當事人預知自己行為的后果,使合同關系更具確立性和穩(wěn)定性;也有利于爭議雙方的糾紛迅速得到解決。
7、因此,意思自治原則是涉外合同之債法律適用的首要原則。
8、該原則在涉外合同中適用范圍有:第一,合同當事人可以協(xié)議選擇法律的時間。
9、所謂的協(xié)議選擇法律的時間就是指當事人在什么時候選擇法律的問題,它是一個時間的概念。
10、關于當事人選擇法律的時間,一般認為,既可以在訂立合同的當時,也可以在訂立合同之后。
11、目前,多數(shù)國家允許合同當事人在訂立合同后重新選擇一個法律而改變原來的選擇。
12、合同當事人在訂立合同之后選擇法律的時間有:一是合同當事人在訂立合同后選擇合同準據(jù)法,包括合同訂立后爭議發(fā)生前,以及合同爭議發(fā)生后;二是合同當事人在訂立合同后,對訂立時所選擇的法律,通過協(xié)議將其變更。
13、在這個時間點內,只要合同當事人自愿協(xié)議選擇的法律,都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都是允許的。
14、第二,合同當事人可以協(xié)議選擇法律的方式。
15、當事人選擇法律的方式有兩種,即明示選擇和默示選擇。
16、明示選擇是指當事人通過語言文字明確表達出來的選擇法律的意圖;默示選擇是指通過合同的具體情況而表示出來的可以表明當事人選擇法律的意圖。
17、對于明示選擇,承認意思自治的國家都普遍接受;但對默示選擇,因其不易確定,各國對其態(tài)度不盡相同,有些國家(如中國)不承認默示選擇;多數(shù)國家的法律以及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法律適用公約》則承認默示選擇。
18、因此,除了不承認默示選擇的國家外,合同當事人可以協(xié)議選擇法律的方式。
19、第三,合同當事人可以協(xié)議選擇法律的范圍。
20、任何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都包括實體法和程序法。
21、目前多數(shù)國家的立法和有關的國際條約都規(guī)定,當事人所選擇的法律應是一國的實體法,而不包括該國的沖突規(guī)范。
22、實體法是確定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由哪一個地方的法律進行調整其本身自然有抉擇權。
23、而“沖突規(guī)范”也叫做“法律適用規(guī)范”和“法律選擇規(guī)范”,是指調整某種涉外民事法律關系時指出該法律關系應適用何國法律的規(guī)范,沖突規(guī)范本身并不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它指起到援引某一國家法律的作用,因此,不能由當事人任意選擇。
24、可見,涉外合同當事人可以協(xié)議選擇法律,且只能在實體法的體系中可以協(xié)議任意選擇。
25、第四,合同當事人可以協(xié)議分割選擇法律。
26、合同準據(jù)法是否可以分割選擇的問題有“單一論”和“分割論”兩種不同的觀點。
27、持“單一論”的觀點認為,合同的準據(jù)法應適用于合同的所有領域,即合同的一切事項均須受統(tǒng)一的法律制度的制約,合同準據(jù)法是不能分割的;持“分割論”的觀點認為,對合同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分別適用其各自的準據(jù)法,合同準據(jù)法是可以分割的。
28、目前大多數(shù)國家的國內立法采用后一種做法,一些國際條約也接受“分割論”。
29、由此可見,合同當事人可以協(xié)議分割選擇法律。
30、對意思自治原則的一般限制(1)法律性質上的限制。
31、當事人只能選擇有關國家的任意法,促不能避開應該適用的有關國家的強行法;被選擇的法律是實體法,而不是沖突法。
32、國際私法上的意思自治(2)當事人主觀意念上的限制。
33、當事人的選擇必須是善意和合法。
34、(3)選擇主體上的限制。
35、為保護弱者一方當事人的利益,而不適用強者一方所選擇的法律。
36、(4)國內的公共秩序上的限制。
37、選擇的法律不能同國內的公共秩序相抵觸。
38、關于如何解釋意思自治存在幾種對立的主張:①依據(jù)當事人選擇有無限制分為無限的意思自治和有限的意思自治。
39、前者是當事人可以選擇任一國法律;后者是當事人只能在規(guī)定的幾個國家中選擇一國法律或者只能選擇與當事人或契約有聯(lián)系的國家法律。
40、②依據(jù)是否允許法院推定當事人選擇法律的意思分為明示的意思自治和默示的意思自治。
41、前者是在契約中訂立了明確的法律選擇條款或用口頭明確表示選擇法律的意思。
42、后者是當事人沒有作出明示的法律選擇,法院在處理爭議時往往根據(jù)跡象或從契約的字里行間推定當事人選擇法律的意思。
43、③依據(jù)是否可將契約分割成幾部分分別選擇準據(jù)法,分為可分割選擇的意思自治和不可分割選擇的意思自治。
44、前者是可以將契約分割成幾個部分,分別選擇其適用的準據(jù)法。
45、后者是只準許把契約看成一個整體,選擇一個準據(jù)法適用契約的各方面。
46、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
47、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意思自治原則中合同可以協(xié)議選擇法律的時間,合同當事人可以協(xié)議選擇法律的范圍以及合同當事人可以協(xié)議選擇法律的方式等等。
48、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49、延伸閱讀:商鋪經營權轉讓合同范本二手房買賣合同的范本房屋租賃合同標準版。
相信通過意思自治原則可以適用于()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