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鼓張明智大全(湖北大鼓)
2023-09-09 12:38:25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1、湖北大鼓俗稱黃孝大鼓。
(相關(guān)資料圖)
2、由北方的“犁鏵音”衍變而來。
3、相傳,道光年間,由犁鏵大鼓藝人丁海州首將此種說唱引入湖北。
4、同治年間,鼓書藝人黃玉山(黃陂人)、趙保亭(孝感人)、李世雅(新洲人)、胡少甫(黃岡人)等,為了在當(dāng)?shù)貍鞒紝⒈狈秸Z言改用當(dāng)?shù)胤窖?,將伴奏樂器大鼓改用小鼓,以木質(zhì)云板取代鐵質(zhì)犁鏵尖, undefined undefined遂逐漸形成了富有湖北地方特色的鼓書品種,藝人稱之謂“南路鼓書”。
5、傳統(tǒng)的長篇書目有《包公案》、《三國演義》》、《西游記》、《李白成》等;中篇書目有《楊門女將》、《白蛇傳》等;短篇書有《聚寶盆》、《木蘭從軍》、《攔馬》等;書帽有《水滸》中的《宋十回》、《林十回》、《武十回》等選段。
6、唱詞以七字句、十字句為主,問有五字句穿插其間。
7、湖北大鼓的主腔為“四平調(diào)”。
8、說唱時,藝人立于鼓前,左手執(zhí)云板擊節(jié),右手拿鼓簽敲擊鼓面或鼓邊,并附以手、眼、身、步的表演。
9、說唱段落問常插以多變的鼓板牌子,以渲染氣氖,或借以思考唱文,或得以稍事喘息。
10、1949年后,隨著書目內(nèi)容的更新,唱腔也有新發(fā)展,并加入了絲竹伴奏。
11、新作品有《新兒女英雄傳》、《血淚仇》、《豐收場上》等。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