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的來歷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舊歲之交,便出來糟踏莊稼,傷害人畜,百姓叫苦連天。
2、有一次它又跑到村莊里為非作歹,被一家門口晾的大紅衣服嚇跑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到了另一處,又被燈光、火光還有聲音嚇得抱頭鼠竄。
4、于是人們掌握了“年”怕聲音、怕紅色、怕火光的弱點。
5、每至年末歲首,人們就在家門口貼紅聯(lián)、放鞭炮、掛紅燈,院子里燒柴禾、攏旺火,用菜刀剁菜肉,發(fā)出聲音把“年”嚇得逃回海里,不再危害人畜。
6、久而久之便成了過年的種種習俗。
7、到了大年初一,親朋好友就互相拜訪,祝賀沒有受到“年”的傷害,逃過“年”的這一難關,所以“過年”又稱“年關”,這也是拜年的由來。
8、拓展資料年又稱過年,即春節(jié),是中國人一年之中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9、農歷正月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較多的一個月份。
10、如正月初一春節(jié),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五,過破五,接財神,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吃湯圓。
11、其實,從甲骨文的“年”字就可以知道,“年”最初是一人背負成熟的禾的形象,其實就是“年成”、“收成”,后來才引申作為“年”這一計時單位。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