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十三點 俗語。
2、詞義等同于癡頭怪腦,愚昧無知。
3、 是滬語中使用率最高的詞之一。
4、俗語出典釋法不一。
5、有人認(rèn)為是英語hysteria(歇斯底里,即癔病)的“洋涇浜語”,但癔病的一般癥狀表現(xiàn)為瘋狂急躁,語言含糊不清,與其有很大差別,所以大多數(shù)人否認(rèn)這個來源。
6、據(jù)1922年般《上海指南,滬蘇方言紀(jì)要》中釋癡字共十三畫,故滬人以“十三點”隱指癡顯然這一解釋比較符合。
7、滬語“十三點”主要用于指女性的癡頭怪腦,愚昧無知,如癡情、癡心、癡呆等,而該詞也多出自婦女之口,男子較少使用該詞。
8、由于“十三點”來自“癡”的十三筆,以后又派生出許多與“十三點”完全同義的詞,如“B拆開”、“電話聽筒”(舊電話聽筒中設(shè)13個小孔)等。
9、“十三點”初時意謂“敲亂鐘”,原來舊時的時鐘,每逢一小時便報時一次,例如下午四時,鐘擺便會敲響四下,五點敲五下,至多是十二點,也不過敲十二下,但居然敲出十三響,難道有十三點?當(dāng)然是出了問題,正如俗語所講癲癲地! 所以,"十三點"就是代表人的性格"癲癲地"。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