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張美蘭:體育如何搭建亞洲國家溝通橋梁?
2023-10-01 21:17:08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社首爾10月1日電題:體育如何搭建亞洲國家溝通橋梁?
【資料圖】
——專訪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第二次官張美蘭
北京時間9月23日,規(guī)模最大、項目最多、覆蓋面最廣的一屆亞運會在中國杭州開幕。此次杭州亞運會共有來自亞洲45個國家和地區(qū)代表團的12000多名運動員報名參賽。韓國也派出歷史上參加亞洲體育賽事最大規(guī)模代表團,包括867名運動員、273名教練員和官員,參加39個競賽項目。
日前,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第二次官(副部長)、韓國前舉重選手、2008北京奧運會舉重女子75公斤以上級金牌得主張美蘭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探討體育運動在亞洲國家交流、理解與合作中的意義。
現(xiàn)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作為前舉重運動員和奧運會冠軍,您如何看待體育在促進國家之間交流與合作方面的獨特作用?
張美蘭:我相信體育的力量能夠?qū)崿F(xiàn)和平、團結(jié)和共生。在接連舉辦的平昌2018、東京2020和北京2022三屆奧運會中,體育已經(jīng)超越了國籍、種族和宗教,將所有人匯聚在一起,呈現(xiàn)出感人至深的人類大愛。
體育舞臺蘊含著一種團結(jié)精神,人們可以自由地挑戰(zhàn)和競爭,尊重對手、關(guān)心失敗者、為勝利者喝彩。我認為體育運動傳遞的自由和團結(jié)的理念可以將亞洲不同的國家和人民聯(lián)結(jié)在一起。
中新社記者:亞運會對亞洲國家而言有何特殊意義?
張美蘭: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廣闊的大陸,居住著世界上約60%的人口,擁有著豐富多樣的文化。我認為亞運會是融合這些多元的人和文化的慶典。亞運會除了奧運會的常規(guī)項目外,還包括東南亞的藤球、南亞的卡巴迪等項目,展示亞洲各國多樣的體育文化。亞運會反映了亞洲這個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大陸的體育文化,為亞洲人提供一個一起流淚、歡笑的舞臺。
此外,從2018年平昌冬奧會、2020年東京夏奧會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韓日中三個國家接連舉辦了三次奧運會。再過4個月左右,韓國又將舉辦2024年江原道冬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這些賽事促進了亞洲各國之間體育的交流,如運動員之間的聯(lián)合訓練和優(yōu)秀教練員之間的交流,有助于提高亞洲運動員的水平。
我們希望亞運會成為亞洲人民的節(jié)日,能進一步促進各國間的交流和理解。
中新社記者:您認為體育賽事如何打破文化和語言的障礙,讓不同國家的人民更加親近?
張美蘭:在體育這個舞臺上,每個人都是主角。選手們公平競爭并服從結(jié)果,共同書寫美好的篇章,這讓觀看比賽的人們成為一個整體,共同為選手流下的汗水鼓掌喝彩。
因此我認為體育比賽可以超越語言、種族、文化的差異,讓大家成為一個整體。相信體育能讓各個國家的人更親近。
中新社記者:您退役后在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任職,您認為政府在促進體育交流方面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張美蘭:體育是理解各國歷史和文化的最好途徑。體育能加深亞洲各國間的友誼。因此,政府需要通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努力,營造各國間能夠積極交流體育的環(huán)境。
特別是自2016年以來,韓國政府通過韓中日體育部長會議,積極參與并推動2018年韓國平昌冬奧會、2020年日本東京夏奧會和2022年中國北京冬奧會的接連成功舉辦。
今后,韓國政府將繼續(xù)在各種體育組織中鼓勵專業(yè)運動員之間的交流,并在體育愛好者交流等生活體育領(lǐng)域也開展各種活動,如舉辦、參加國際比賽等。政府也將為亞洲國家在體育領(lǐng)域的團結(jié)和繁榮付出更多的努力。
中新社記者:亞洲各國應該如何共同努力,以體育為橋梁繼續(xù)增進交流和友誼?
張美蘭: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體育教育、體育活動與體育運動憲章》(1978年)明確規(guī)定,體育是一項基本人權(quán),應追求公平競爭、平等、誠實、卓越、奉獻、共同體精神、團結(jié)、樂趣和愉悅等價值觀。
因此我認為,體育運動作為人類的基本權(quán)利,應得到亞洲各國的大力提倡。要為國民營造隨時隨地都能享受體育的環(huán)境,并積極推進能通過體育與其他國家和文化進行活躍交流的活動。
我期待杭州第19屆亞運會能夠成為一個通過體育增進亞洲國家間的友情和團結(jié)的契機。(完)
受訪者簡介:
張美蘭(Jang Mi-Ran),女,1983年10月9日出生,韓國前著名舉重運動員,大級別舉重比賽上的韓國優(yōu)秀女子選手,現(xiàn)任大韓民國文化體育觀光部第二次官(副部長)。曾獲2004年夏季奧運會女子銀牌;2008年夏季奧運會女子金牌,2012年夏季奧運會女子銅牌。在世界舉重錦標賽上獲得4次冠軍,在亞運會上獲得1枚金牌,2枚銀牌。2013年宣布退役。2016年至2023年7月在母校龍仁大學擔任體育學教授。2023年6月29日,被尹錫悅提名為文化體育觀光部第二次官。
關(guān)鍵詞:
推薦內(nèi)容
- 東西問丨張美蘭:體育如何搭建亞洲國家溝通橋梁?
- “我生在這個國家,就是為保護她而來!”
- 香港故事丨跨境消費,人與城的“雙向奔赴”
- 今年前三季度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
- 10月1日全國預計發(fā)送旅客總量5225.2萬人次
- 山東明確2023年企業(yè)工資指導線 貨幣工資增長基準
- 中石化長治石油“四互聯(lián)”賦能企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
- 中國人壽南安市支公司深入農(nóng)村開展 “金融消費
- 杭州亞運會·閑記|意料之外,是人生
- 走進亞運城市——紹興:魯迅故里與黃酒文旅|博文
- 皇氏集團:旨在推動當?shù)卮罅μ嵘镜貎?yōu)質(zhì)奶水牛的
- 皇氏集團:公司將更進一步緊跟消費潮流開展產(chǎn)品研
- 船員突發(fā)腦出血 海事聯(lián)合醫(yī)院緊急救援
- 助力鋼鐵行業(yè)脫碳 淡水河谷與巴西阿蘇港就開發(fā)巨
- 中國人壽德化縣支公司走進企業(yè)開展 “金融消費
- 怒江草果文化周開幕
- 教研下深水 強課提質(zhì)量
- 10月1日全國鐵路預計發(fā)送旅客1720萬人次 開行旅
- 觀潮|杭州亞運會第七比賽日:山東收獲一金一銅、
- 匯聚鄉(xiāng)賢力量,共建幸福長陽,長陽一中喜迎80周年
- 和新中國同生日,襄陽一民警以最后一班崗獻禮祖國
- 喜迎新中國74周年華誕 千名跑友健康奔跑“追夢東
- 家長和師生一起升國旗唱國歌 武漢這所小學堅持了
- 熱度最高國內(nèi)旅游城市北京:國慶日超30萬人天安門
- (杭州亞運會)亞運與杭州:一場盛會點燃一座城的
- 奧運冠軍侯志慧“升級”參賽獲女子舉重55公斤級銅
- 【杭州亞運會】穿漢服、做扇子 中秋節(jié)外籍運動員
- 杭州亞運會賽事進行得如何了?一組數(shù)據(jù)帶你了解
- 打卡亞運會丨溫馨雅致、功能全面……各國運動員感
- 打卡亞運會丨感受運河魅力 探索流淌千年的文化之旅
- 香港“小青荷”與祖國同愛同在
- 亞運會上的中國紅
- 中信證券明明:PMI重回榮枯線以上,產(chǎn)需階段性見底
- 農(nóng)村中小學為何難出優(yōu)秀教學成果
- 36名大學生滯留高速 濱州高速交警全力救助轉(zhuǎn)移
- 曲阜:完善管理保障 擦亮曲阜旅游品牌
- 武漢警方提醒:歡度國慶假期別忘了防騙
- 聚焦杭州第十九屆亞運會|河北省仨小伙獲男子50米
- 全國交通客流持續(xù)高位運行 各地多舉措保障出行安全
- 中華大地奏響節(jié)日歡慶“樂章” 升騰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