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鳳是榮國府的大管家,但她這個管家的身份,是值得商榷的。
王熙鳳出身金陵王家,自然高貴無比,她嫁給了榮國府的賈璉,屬于四大家族內(nèi)部聯(lián)姻,也是強強聯(lián)合。
(資料圖片)
但榮國府的賈母一共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賈赦小兒子賈政,王熙鳳屬于長房賈赦的兒媳,而賈母是跟著二房賈政生活。
而且,因為賈母健在,所以她跟著哪邊生活,榮國府的整個家私便在哪邊,而長房的賈赦夫婦并沒有住在榮國府的正堂,而是有自己的別院。
按理說,王熙鳳應該在大房那邊生活,但賈母似乎是為了平衡兩房之間的關(guān)系,加上王熙鳳的既是大太太邢夫人兒媳又是二太太王夫人娘家侄女的雙重身份,于是讓她出來管家。
當然,王熙鳳管家最大的一個前提還不是她的身份,而是她得有能力管家。這點賈珍也說過,他說,大妹妹從小玩笑著就有殺伐決斷。
所以,我們看到的王熙鳳,因為出身高,嫁得好,能力強,又為賈母所倚重,她簡直就是榮國府風頭最足的高光人物。
但這么一個令許多人艷羨的人物,為什么曲詞里卻說她是枉費了半世心呢?要知道,不管寧府怎么臟亂,也不管榮府怎么敗落,王熙鳳可一直都是一手抓錢一手握權(quán),霸王似的一個人物。
既然曹公給了她定評,我們也不難猜他為何會這么說。
首先,就像我們前面說的,王熙鳳管家,大約就是賈母平衡榮府兩房關(guān)系的一顆棋子,賈母健在時,王熙鳳仗著有后臺,自然可以穩(wěn)坐管家之位。
甚至即便賈母不在了,還有自己的姑媽王夫人呢,只要寶玉還沒結(jié)婚,她一樣可以將榮國府的管家權(quán)牢牢攥在手里。畢竟王夫人也早已吃齋念佛,不大管事。
但說到底,鳳姐不是二房之人,賈母也是明擺著要將榮府的家業(yè)留給寶玉了,所以當王熙鳳病倒后還想著管家時,平兒就說了,縱在這屋里操上一百分的心,終究咱們是那邊屋里去的。
不得不說,還是平兒清醒啊。即便王熙鳳管十年的家,但若有朝一日寶玉成婚,哪怕賈母還健在,估計王熙鳳也不得不讓出管家之位給新娶的寶二奶奶。
所以,王熙鳳的管家之位,看似大權(quán)在握,風光無限,可它終究只是暫時的,是無本之木無水之源,只要賈母或王夫人一句話,就能立馬讓王熙鳳從高高在上的管家,成為一個普通的長房兒媳。
就像甄士隱解讀的好了歌里說的,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鳳姐一直力捧寶黛愛情。因為黛玉即便嫁給了寶玉,以她的身體狀況,管家的可能性也不大。
其次,王熙鳳一直有一個難以啟齒的隱衷——無子。雖然有個女兒巧姐,但古代人的觀念里,女兒終究是人家的,而兒子則是頂門立戶延續(xù)家族香火的,而且母憑子貴,有了兒子一切才有指望。
這也是身為小妾的趙姨娘,為什么總是不安分的主要原因,因為他有兒子,她就有爭的資本和底氣。而無子的王熙鳳,即便爭來了金山銀山,又有什么用呢?她給誰呢?到了后來,還不是便宜了別人,還不是白費工夫?
王熙鳳不信陰司報應,利用管家之便中飽私囊,貪得無厭,可她弄來這么多財物留給誰呢?也許她可以留給巧姐,可就像趙姨娘說的,如果王熙鳳果真都把這一份家私搬到娘家去,最大的受益人真的是巧姐嗎?
巧姐的曲詞里分明用血淚控訴著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所以,王熙鳳機關(guān)算盡,半生好不容易積累的財富,最終也不過是枉費心機,替別人做嫁衣。
最后是丈夫賈璉對她的始亂終棄。王熙鳳最終的結(jié)局是哭向金陵,結(jié)合其一從二令三人木的判詞來推斷,被賈璉休棄的可能性比較大。
可憐王熙鳳汲汲營營半生,在榮國府幾乎是名利雙收,要什么有什么,可她最大的缺陷也很明顯,她有能力管理偌大的賈府,卻沒有本事經(jīng)營好自己的婚姻。
按照脂硯齋所透露,八十回后,依然有王熙鳳知命強英雄的情節(jié),她在管家之位上,既得到了巨大的實惠,卻也掏空了自己的身體。而她所積累的財物,最終不是被抄沒,就是被娘家兄弟算計了去,被丈夫休棄的她,只能拖著奄奄一息的病體哭向金陵。
不知道鳳姐在哭向金陵的路上,回首自己這半生,聰明一世機關(guān)算盡的她,可曾哪怕有一瞬低頭看看腳下的路,原來那巨大的冰山早已消融,等待她的只能是溺亡。
作者:夕四少,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chuàng)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