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视频精品视频,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青梅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金融 > 正文

天天快看:人力代替機器?大家都在說的“以工代賑”,什么情況?

2023-02-05 18:03:21 來源:云掌財經APP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最近,一個老話題,又有了新熱度。

近日,發(fā)改委宣布《以工代賑》的辦法全面修訂,一下子又把這個詞兒推上了風口浪尖。

什么是以工代賑?它其實是扶貧的配套政策,是指政府出錢搞基建,給老百姓(行情603883,診股)提供工作機會和收入,來取代直接發(fā)錢的扶持政策。

而這次修改中,最博眼球的是這句話:能用人工盡量不用機械,能組織當?shù)厝罕妱展けM量不用專業(yè)施工隊伍。

用人力代替自動化、找非專業(yè)無經驗人群取代專業(yè)人士,一邊要產業(yè)升級,一邊又退回農耕文明,這也太魔幻了。一下子就引發(fā)了熱烈的討論,很多人說這是逆潮流的、反市場邏輯的、不可取的。

真有這么嚴重?

其實,以工代賑真是一個非常老的話題了。那到底有多老呢?有人說這是一百年前的大蕭條中,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提出的。

凱恩斯的提議可比人力代替自動化設備更沒事兒找事兒了,他提出,政府出錢雇傭200人挖坑,再雇傭200人去把坑填上,這一來一回就能創(chuàng)造400個就業(yè)崗位了,這就是以工代賑理論了。

其實啊,真要論以工代賑的鼻祖,那得是一千年前的范仲淹。1050年的宋朝,杭州鬧饑荒,為了救濟被米商掏空的老百姓,主政官范仲淹是各種討好達官貴人、當?shù)厣藤Z,今天讓他們擺宴席,明天讓他們搭戲臺,后天讓他們修寺廟,怎么鋪張怎么來,這樣就給老百姓提供了大量的就業(yè)崗位。

花富豪商賈的錢,為老百姓創(chuàng)造收入,這就是以工代賑的經濟學原理。

那么現(xiàn)在,為什么又要搞以工代賑了呢?

要知道,現(xiàn)在全球都在衰退中,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我們能指望什么?

首先排除出口,現(xiàn)在全球制造業(yè)供應鏈轉移,各省都在出國搶單,不下滑就不錯了。

消費?之前我們說過,要想要老百姓掏錢,歸根結底還是要讓老百姓有錢可掏。所以,想要刺激消費的根本還是就業(yè)。而現(xiàn)在的就業(yè)情況大家也知道,大學畢業(yè)生是越來越多,考研考公的人數(shù)激增,那么哪來那么多崗位去滿足需求呢?那就只能用以工代賑的方式憑空創(chuàng)造了。

我們經常吐槽西方建設速度慢,建個機場都要10年,但是我們也要換個角度想想,修了10年就意味著有幾千幾萬人工作了10年,養(yǎng)活了多少個家庭,而這些家庭的消費又流入了多少行業(yè),所以這意義遠不止一個機場一條公路的價值。

最后是投資,要搞投資,最快的不就是搞基建嘛。

所以,以工代賑是提振經濟一石二鳥之舉。就像某些專家說的,雖然效率是低了點,但總體來說,總比發(fā)錢養(yǎng)了懶漢強。

關鍵詞: 以工代賑 著名經濟學家 風口浪尖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