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视频精品视频,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青梅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金融 > 正文

世界最新:防擠兌自救,美版BTFP“四萬億”出籠,中國系統重要性銀行抗風險受青睞

2023-04-04 14:59:55 來源:紅刊財經


(資料圖片)

在硅谷銀行破產后,美聯儲用于兜底的銀行定期融資計劃(BTFP)出籠。該計劃最大吸引人之處,在于銀行可以借入與其抵押品面值相等的資金。這意味著銀行不用關注抵押品的市場價值,在滿足客戶提款要求時不必虧本出售它們的債券。

為應對美國加州硅谷銀行、紐約Signature銀行爆雷,美聯儲推出銀行定期融資計劃(BTFP),向銀行、信用社和其他金融機構提供長達一年的貸款。此舉旨在增加金融體系中的額外儲備金,緩解資金壓力。據估算,美國銀行可通過BTFP進行融資的總規(guī)模約為4.4萬億美元,引發(fā)全球市場人士高度關注。

筆者認為,美聯儲創(chuàng)新性工具短期來看有助于美國中小銀行的穩(wěn)定,但與其抗通脹的初衷相背離,使其有可能在未來某個時候不得不調高通脹的容忍度。這將給我們帶來外部金融穩(wěn)定的有利條件,同時要密切關注大宗商品及資源類價格的波動影響。

美聯儲防擠兌的工具性創(chuàng)新

流動性危機下貨幣寬松量化的BTFP

美國加州硅谷銀行、紐約Signature銀行的先后倒閉引發(fā)了金融市場的震蕩,美國中型銀行面臨更加廣泛的擠兌威脅。截至2023年2月,美國小銀行總存款規(guī)模為5.5萬億美元,存款若大規(guī)模流出則將威脅美國金融體系穩(wěn)定性。據國內券商估算,美國至少有257家銀行面臨與硅谷銀行資產負債結構類似的境況,即使只發(fā)生小規(guī)模的擠兌,也將有更多銀行面臨“爆雷”。美聯儲面臨的是整個銀行業(yè)危機和流動性危機。

值此關鍵時刻,最后貸款人如期而至。即當金融資產流動性普遍受限,出現擠兌風險時,最后貸款人將施行“彈性貨幣供給制度”,它隨時準備創(chuàng)造更多的貨幣,為銀行提供必要流動性,阻止因流動性欠佳的金融資產轉換成貨幣的受阻而引發(fā)擠兌,避免恐慌進一步蔓延。

3月12日,美聯儲宣布推出一項名為銀行定期融資計劃(BTFP)的緊急融資工具。根據美聯儲公告,該計劃可向包括銀行、儲蓄協會、信用社等符合條件的存款機構提供長達一年的貸款,這些貸款以美國國債、機構債務和抵押支持證券(MBS)和其他合格資產等為抵押品,且按照抵押品票面價值提供貸款,貸款利率則按一年期隔夜指數互換(OIS)外加10個基點計算。

該計劃的最大吸引人之處,在于銀行可以借入與其抵押品面值相等的資金。這意味著銀行不用關注抵押品的市場價值,在滿足客戶提款要求時不必虧本出售它們的債券。

這對銀行業(yè)是個福音。根據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數據,美銀行去年年底在證券方面的浮虧為6200億美元。BTFP項目推出一周就共計為存款機構提供119.4億美元融資。

本質上,BTFP計劃可看作是一種量化寬松(QE)政策。美聯儲阻止系列商業(yè)銀行倒閉的新工具BTFP實際上就是再啟印鈔機,限量供應貨幣流動性。有機構估算,美國銀行可通過BTFP進行融資的總規(guī)模約為4.4萬億美元。

除BTFP工具之外,在過去的一周,美聯儲還為金融機構提供了其他的各種融資支持,包括初級信貸工具新增資金1483億美元,其他信貸擴展工具新增資金1428億美元。

美聯儲完美地擔當最后貸款人的角色,教科書般地回答了“提供多少現金?向誰提供?以何為基礎?何時提供?”的經典問題。

市場的流動性危機或將在美聯儲的強力支持措施中得到快速的緩和,但問題是,一年之后的銀行以債券為抵押的貸款到期了怎么辦?美聯儲持續(xù)的加息如何替換現有的抵押債券?這些都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美聯儲的貨幣秩序困境

縮表QT抗通脹vs放水BTFP救銀行

其實,經歷著銀行業(yè)一系列爆雷風波的美聯儲,正面臨著多年來最艱難的貨幣秩序困境抉擇:向左轉,是在2008年以來最嚴重的銀行危機中增加流動性救助中小銀行;或者,向右轉,再次加息回籠貨幣以對抗高通脹。這種貨幣秩序困境源自美國經濟眼下面臨的多重矛盾。

一方面,美聯儲似乎在“公開放水”,防止銀行金融機構陷入流動性危機,從而引發(fā)金融危機。正如美聯儲表示,BTFP的規(guī)模足夠大,能夠覆蓋所有未投保的存款,新措施大幅降低人們從銀行擠兌。雖然BTFP會在短期內提振市場情緒,但美國中小銀行的存款可能還會繼續(xù)外流,流向大型銀行和更安全的貨幣基金。美聯儲數據顯示,3月8日~3月15日,美國中小型銀行存款減少1199億美元,與之相對應的是大型銀行存款增加667億美元;同時,美國貨幣市場基金總資產規(guī)模,截至3月22日,上行至5.1萬億美元,創(chuàng)歷史新高,對市場構成擾動。

也就是說,從目前美聯儲公布的工具以及解決方案來看,BTFP計劃沒有對負債端儲蓄流出的風險進行有效抑制,僅對銀行資產端起到了托底的作用,僅僅解決了商業(yè)銀行暫時的流動性問題,難以完全消除儲戶對中小銀行的擔憂。

另一方面,可視作量化寬松(QE)的BTFP計劃,本質上是與美聯儲此前采取的“繼續(xù)加息,回籠貨幣,防止通脹”的縮表(QT)計劃,背道而馳的。去年4月至今年3月,美聯儲一直在“縮表”,減持大量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以吸收金融體系中高達數萬億美元的過剩流動性,據統計,過去總資產規(guī)模減少了6250億美元。但是,在過去一周投放的流動性相當于這一數值的48%,意味著相當于一半的縮表規(guī)模在過去一周中被逆轉。或許暗示美聯儲未來某個時候不得不調高通脹的容忍度。

3月22日,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qū)間上調至4.75%~5%。FOMC會后聲稱:“委員會預計,一些額外的政策收緊可能是適當的,以達到一種足夠嚴格的貨幣政策立場,隨著時間的推移,使通脹恢復到2%?!?/P>

可是,甘蔗沒有兩頭甜。這個貨幣秩序難題,美聯儲能找到最優(yōu)解嗎?

中國銀行(行情601988,診股)股逆勢上漲部分創(chuàng)階段新高

系統重要性銀行抗風險能力強

筆者認為,SVB事件之后,美聯儲或會放緩之前激進緊縮方案,特別是停止大幅縮減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計劃,轉而悄悄擴表放水,反映在美聯儲報表上就是對金融機構的貸款增加。同時,美聯儲還有可能放緩加息步伐,并選擇在適當的時候降息。

今年中國經濟或維持5%左右的增速,權益資產估值也相對合理,對海外資金吸引力明顯增強;同時,兩個毫不動搖的政策宣示、平臺監(jiān)管政策的“松綁”、人民幣匯率的企穩(wěn)也有利于外資的流入。

3月17日,中國央行超預期降準,預計后續(xù)仍會有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出臺,畢竟,外部越是動蕩,內部保持一個穩(wěn)定可持續(xù)的發(fā)展環(huán)境就越發(fā)重要。投資者可適當關注抗通脹的大宗產品、黃金以及自然資源類上市公司,如中國鋁業(yè)(行情601600,診股)、紫金礦業(yè)(行情601899,診股)等。

美聯儲BTFP計劃看似完美,但是,股東的權益沒能得到保護,勢必打擊銀行股股東的持股信心,進而引發(fā)股票拋售潮。據彭博社報道,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相繼關閉后,全球市場金融類股票市值兩個交易日蒸發(fā)4650億美元。

事件爆發(fā)后,與歐美資本市場銀行股大幅下挫不同,中國證券市場A股的主要商業(yè)銀行尤其是大型國有銀行反而逆勢走出了上漲行情。農業(yè)銀行(行情601288,診股)、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行情601328,診股)等創(chuàng)出了近年來的新高。中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因為其抗風險的能力,使其投資價值得到市場廣泛認同(詳見附表)。

3月29日,中國移動(行情600941,診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約450億元,認購郵儲銀行(行情601658,診股)非公開發(fā)行的股票67.77億股,發(fā)出了積極信號。不過,長期發(fā)展過程中一些隱性金融風險仍有積累,尤其是部分具有社區(qū)銀行性質的村鎮(zhèn)銀行、城市商業(yè)銀行,投資者對此類銀行風險需特別關注。

中長期而言,若通脹無法被有效控制,美聯儲不得不持續(xù)加息或將利率維持在高位更長時間,歐美其他銀行是否會出現SVB和瑞士信貸的“暴雷”,將成為市場未來需要關注的重點。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對國內資本市場銀行股的漣漪效應。

關鍵詞: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