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生源減肥茶排行榜:2010年賣8億元,現在竟虧損9000萬
2019-08-23 15:11:44 來源:《商界》雜志
銳評:碧生源一蹶不振,有人說是因為政策,屬于系統(tǒng)性風險。但從商業(yè)模式的角度來分析,它依賴單品、幾改多元化布局方向、重廣告輕研發(fā)等運作模式,都說明它欲振乏力其實是必然的。
撰稿/ 黃曉軍講述/ 張 斌
2000年,是趙一弘做飲料銷售的第10年。當時他客居到北京房山郊區(qū),見市場上銷量很好的袋泡茶,多是立頓、雀巢等國外品牌,卻沒有中國自己的品牌。
他當機立斷,創(chuàng)立了“碧生源”品牌,立誓打造中國的立頓或雀巢。
袋泡茶,就像是速溶咖啡和方便面,在當時是一種新的消費習慣。市場上少有類似的袋泡茶與碧生源競爭,所以只要有產品,就有銷量。
在市場拉動下,碧生源的銷售網絡逐漸形成并完善。但這種發(fā)展始終是小規(guī)模的,趙一弘一直想著如何達到立頓或雀巢的量級。
2009年,趙一弘遇到了GGV紀源資本。他向GGV提出,產品真正的核心價值,是它的功能性和品牌差異化。而趙一弘心中的產品功能性打造,其實就是當時漸有苗頭的保健茶。
GGV很重視趙一弘的這一想法,他們幫趙一弘找到了植化博士蔡亞,研發(fā)出減肥茶和常潤茶兩大單品;又在當年10月,向碧生源注入1500萬美元,以供它引進了袋泡茶自動包裝機。
10年的銷售經驗,讓趙一弘深諳營銷是保健茶行業(yè)的制勝點。早在2007年,碧生源就砸了5000萬元投廣告,換回 1.46億元的銷售。
而2009年,碧生源的廣告費是兩年前的3倍不止。一時間,電視和公交車上,全是碧生源的洗腦廣告。
碧生源恐怕是GGV投資回報最快的一個項目。到2010年9月,碧生源就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成為了內地保健茶第一股。
這一年,碧生源有近500家經銷商和13萬家零售店,全國的商超和藥房進門都擺放有“兩袋茶”,當時,碧生源年銷售8個億。
而碧生源IPO募資的15.08億港元,一部分拿去還債,其余的投入到生產線和營銷中。接下來的數年里,碧生源靠兩包茶,累計賣出45個億。
然而,好運突然轉向。2016年,食藥監(jiān)總局規(guī)定,保健產品的名稱中不得帶有功效性宣傳文字。這逼得碧生源減肥茶一度停產,最終只能改名常菁茶。這一年,碧生源首次虧損6870萬元,同比下滑174%。
更名事件導致碧生源品牌被削弱,這一影響在之后的兩年都揮之不去。到2018年,碧生源整體虧損0.93億元。據說,為了抹平虧損,碧生源還賣掉了位于北京的總部大樓。
此后碧生源一蹶不振,有人說是因為政策,屬于系統(tǒng)性風險。但從商業(yè)模式的角度來分析,它依賴單品、幾改多元化布局方向、重廣告輕研發(fā)等運作模式,都說明它欲振乏力其實是必然的。
下面,我們逐一分析:
第一,單品依賴,經不住邊際效應,扛不住系統(tǒng)風險。
碧生源的毛利率最高時,達到了90%。
這讓碧生源長久處于舒適區(qū)難以自拔,以至于創(chuàng)業(yè)以來,他主要產品就只有常潤茶和減肥茶。趙一弘的商業(yè)邏輯是,事情要一件一件做。看似很有道理的邏輯背后,其實是碧生源過于依賴單一產品。
單一產品對市場的影響力是有限的。隨著市場份額逐年增長,碧生源的廣告拉動效果不再明顯。以2009年為例,其廣告費用達到1.97億元,而凈利潤僅為1.42億元。
隨著市場發(fā)展,靠大面積廣告就能打下市場的江湖已遠,打著“減肥”名號的保健品越來越多,碧生源品牌老化,市場空間變窄。
眼見著市場業(yè)績日漸消沉,趙一弘也意識到,品牌雖然打造了起來,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卻大不如從前了。于是,碧生源開始整體轉型:
2015年,碧生源以1.67億港元向匯源果汁出售10.65%的股份,后者成為碧生源第二大股東。雙方將在原料基地種植、采購及渠道建設上進行合作;
2017年,碧生源出資近1.38億元,投資兩家大健康全產業(yè)鏈和研發(fā)型醫(yī)藥企業(yè)。
這一年,碧生源還在傳統(tǒng)銷售渠道上,進行一場自我革命,其銷售人員的獎勵標準,由“經、分銷商銷售業(yè)績”轉變?yōu)?ldquo;藥店銷售業(yè)績”,并增加研發(fā)投入。
從調整來看,碧生源是在升級原有全產業(yè)鏈——向上觸及到原材料種植,向下深耕到藥店終端的市場把控,中間的研發(fā)似乎也開始重倉。
但是,縱向集成、精細化運作,沒能大幅拉動兩袋茶的銷量。在市場增量階段,1塊錢成本能換回2元營收;可在高度飽和階段,得花1.5元,才能換回2元。
一旦投入增速高于營收漲幅,則終將被邊際效應壓倒。
除此以外,依賴單品的“系統(tǒng)性風險”也在碧生源身上暴露無遺。就拿2016年食藥監(jiān)總局規(guī)定來講,當保健產品的名稱中不能帶有功效性宣傳文字后,占碧生源總收入42.5%的減肥茶一度停產——這是碧生源當年虧損近7000萬元的主要原因。
第二,多元化布局幾改方向,缺乏長期規(guī)劃。
除了縱向集成,碧生源也在試圖橫向擴展,通過多元化布局,降低對單一產品的依賴。
2010年4月,碧生源“VS唯尚”品牌產品在淘寶網全球獨家上市。“VS唯尚”目標群體主要為都市白領一族,旗下共三個系列、九款產品,包括草本茶系列、奶茶系列和茗茶系列。
雙品牌戰(zhàn)略下,碧生源依舊是廣告狂人模式,就如同碧生源換了一個名字再玩一次。巨大的營銷費用攤在兩個品牌上,其投放效果事倍功半。
后來,碧生源似乎意識到了這一問題,便聚焦戰(zhàn)略方向,主打袋泡茶市場。隨后收購了潤良藥業(yè)部分股權、與云南植物藥業(yè)有限公司簽署合作項目,推出袋泡茶產品。趙一弘曾公開表示,公司將從單一功能性茶飲料,轉向市場更為廣闊的普通茶飲料。
可如今來看,其袋泡茶產品在市場上,依舊沒太多存在感。
巨額操練出來的品牌沒用好,趙一弘又開始重用碧生源的營銷渠道。他曾做了個比喻,碧生源修了一條很好的高速路,但是上面跑得車太少,一輛是碧生源牌常菁茶,另一輛是碧生源牌常潤茶。
為此,碧生源謀劃三個跨界,往OTC、民營醫(yī)院和養(yǎng)老產業(yè)進軍。2015年4月,碧生源與海正藥業(yè)(10.320,0.27,2.69%)展開合作,代理海正藥業(yè)的奧利司他減肥藥產品,把減肥保健茶市場延伸至OTC減肥藥品市場。
而跨界民營醫(yī)院和養(yǎng)老產業(yè)方面,碧生源副總裁林如海表示,從2010年上市以來就有所研究。只是到現在,這兩個方面都沒有出眾的表現。
到了2018年,我們又看到碧生源多個新品上市,包括高纖代餐餅干、各種維生素片,以及蘆薈軟膠囊和玫瑰人參紅糖等。這些衍生產品銷售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在天貓碧生源官方旗艦店上,這些商品的月銷量大多都沒有過萬。
總的來說,碧生源缺乏長期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在外界看來,2010年以來,碧生源的多元化戰(zhàn)略,至少經歷了三四次大調整。
正如咨詢師林岳所言,如果碧生源一開始就減少袋泡茶投入,資金投向醫(yī)藥產品研發(fā),招募醫(yī)藥領域的專家,對原有分銷體系如藥店、醫(yī)院繼續(xù)精耕細作,反而有機會翻身。
第三,重廣告輕研發(fā),未能解決真實的客戶問題。
碧生源商業(yè)模式的原罪,其實就是重廣告、輕研發(fā)。
按一般意義而言,好產品自己會說話。特別是在2015年消費升級浪潮之后,產品的使用價值,才是消費者看中的關鍵要素。
但趙一弘和他的10位創(chuàng)業(yè)伙伴,基本都是營銷資深人士,他們普遍認為:在信息嘈雜、搶占注意力的互聯網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為了打響碧生源品牌的知名度,趙一弘一直采用“重廣告輕研發(fā)”的模式。第43屆世界廣告大會上,碧生源是唯一一家產品型企業(yè)。
早前,有人總結碧生源的成功,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消費者減肥理念、健康意識興起,市面上鮮有競爭對手;
二是高頻度、多維度覆蓋的營銷及廣告手段保證了品牌曝光率,甚至在消費者心里,減肥茶就等于碧生源。
心智搶占得了先機,研發(fā)卻拖了后腿。2009-2011年,碧生源雖引進蔡亞團隊,但研發(fā)費用僅占每年營收的0.3%、0.9%和2.3%。即便到2018年,其研發(fā)費用數額與廣告費用相比,也是大相徑庭。
細看碧生源減肥茶主要原料,其中只有綠茶、金銀花、決明子、番瀉葉和山楂等常見中藥,常潤茶原料也大同小異,功效成分以茶多酚和總黃酮為主。
查閱藥典,以番瀉葉為例,可以通便,但嚴重時會引起腹瀉。而決明子藥性也兇猛,女性若長期飲用,輕則月經不規(guī)律,重則子宮內膜受損。有網友說,碧生源產品是在以犧牲長期健康,換得短期減肥效果。
在商業(yè)模式九要素中,企業(yè)“價值主張”被放在商業(yè)可持續(xù)的重要層面上探討。企業(yè)唯有向自己的客戶傳遞了其需求的正向價值,才能夠健康持久地發(fā)展。
反觀碧生源,客戶為其支付的不過是“智商稅”。消費升級浪潮之下,越來越多能做出理性消費決策的新生代成為消費主流,碧生源的“瀉藥”則不再被買單。
商業(yè)模式觀察
碧生源的失敗有它的特殊性,比如故事里講到的產品單一、研發(fā)缺位的問題;這個案例也有他的普遍性,這是整個保健品行業(yè)都要回答的問題,如何進行銷售渠道更新,以及用戶心智教育的問題。
當年保健品企業(yè)有兩大法寶,大規(guī)模擴張傳統(tǒng)渠道、大面積進行廣告投放,但到今天,傳統(tǒng)渠道不斷被直銷、電商、社群等渠道侵蝕,無差別的廣告轟炸,效果也在不斷下降,這是行業(yè)面臨的挑戰(zhàn)。
保健品行業(yè)一直是營銷天才的搖籃,但在新的消費時代里,還把“渠道+營銷”當成競爭力,而不是關注“用戶+產品”,類似碧生源這樣的故事,還會不斷上演。
購買商業(yè)模式大敗局
幫你避開商業(yè)模式的“坑”
推薦內容
- 每日消息!“房貸一族”:是否提前還款尚需權衡利弊
- 今日快訊:科技賦能補短板 江地協(xié)作強弱項——長
- 每日看點!惠州海事局積極應對南海熱帶低壓
- 焦點訊息:我們的城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 【全球熱聞】湛江一男子突發(fā)心梗 海事部門緊急協(xié)
- 世界要聞:江西新干港區(qū)河西綜合碼頭正式投產試運
- 全球速遞!手機如何查個人征信?查征信帶來的影響
- 世界快消息!普通家庭怎樣抗通脹?值得推薦的投資
- 微頭條丨我國為什么要限制稀土出口?限制稀土出口
- 即時看!醫(yī)??ㄓ惺裁从??醫(yī)療保險的主要目的是什
- 環(huán)球資訊:西麥燕麥片好嗎?燕麥片有什么作用?
- 觀點:期貨k線圖基礎知識有哪些?如何看期貨圖?
- 世界今頭條!什么是巨災保險制度?影響巨災保險制
- 全球熱消息:注冊資本與實收資本是什么意思?注冊
- 每日速訊:烏龍茶和鐵觀音有什么區(qū)別?烏龍茶和鐵
- 每日焦點!網上買車險好嗎?網上買車險相比線下有
- 奧馬冰箱全場景發(fā)力,引領鮮儲新時代
- 狗狗幣期權新手入門,狗狗幣期權是什么
- 炒股遇到挫折就想退費?九方智投學員告訴你該如何
- 天天最新:做好養(yǎng)老金融服務始于產品,又不止于產
- 環(huán)球新動態(tài):特定養(yǎng)老儲蓄試點啟動 銀行加快布局
- 【環(huán)球速看料】定增發(fā)行節(jié)奏加速,折價率創(chuàng)本年以
- 每日關注!央行上??偛浚悍€(wěn)妥實施房地產金融審慎
- 比特幣期權是什么?比特幣期權交易教程
- 阿里巴巴公布2023財年第一季度財報 回購美國存托
- 英國央行27年來最大幅度加息 國內黃金走勢如何?
- 全球信息:股份制銀行半年合規(guī)透視:被罰金額同比
- 焦點關注:三大指數縮量收漲,資金搶籌巨輪智能
- 【聚看點】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fā)布
- 天天快消息!長江重慶航道工程局積極參加農村公路
- 世界熱推薦:外交部強勢表態(tài) 氣氛又緊張起來了!
- 【全球新視野】漲停復盤:滬指縮量反彈漲0.8% 白
- 以太坊期權是什么?以太坊期權超過比特幣期權
- 當前快訊:半導體概念強勢上漲,機構密切關注,10
- 焦點關注:東部戰(zhàn)區(qū):全部精準命中目標!國防部發(fā)
- 每日觀點:財務視角看行業(yè)系列之三十三 | 透過
- 全球頭條:財務視角看行業(yè)系列之三十二 | 計算
- 今日最新!廣汽集團: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7064輛
- 環(huán)球通訊!世茂股份:1-7月銷售簽約金額約55億元
- 每日快訊!中來股份:國內外光伏市場火爆 上半年